图文:23条自拍DV“秀”出白衣天使的美丽青春 |
发布日期:2012-05-11 |
昨日,常州市中医院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比赛——护理DV大赛。5月12日第100个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该院用一条条5分钟短片“秀”出了该院的护理优势和特色,“秀”出了白衣天使们的美丽青春,向全院500余名护士致敬! 自拍DV,回顾为创造生命奇迹奋斗的那些日日夜夜 这场主题为“一区一品看服务”的护理DV大赛,用别样的形式纪念护士节的到来。中医院护理部负责人介绍,大赛有23个DV片,分别来自院内的23个科室。 这次大赛要求各科室推出自己的护理优势和特色,让各科室相互了解,同时梳理、回顾自己的工作,相互取长补短,从而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每个短片5分钟,23个短片剪在一起就是一部大片。“我们打算用这部大片,向我们的500多名护士致敬!祝她们节日快乐!” 为了准备DV短片,23个科室从1个月前就着手准备。有的请来亲戚朋友中的摄影高手助阵,有的干脆扛起摄像机,亲自操刀。走的路线也不一:急诊室走“港片”路线,手术室走温馨路线,肝胆外科走“新闻直播”路线……经过初赛的淘汰,12个短片胜出进入决赛。 特殊的节日特别过——DV镜头里看天使的美丽青春 尽管片长仅有5分钟,不少短片还是展现出了大片风范。 紧张的背景音乐、推床上虚弱的面孔、匆忙的脚步特写、飘扬的白大褂衣角……看到这里,会让人误以为在看“港片”。其实,这是急诊室的DV短片。 急诊室的短片以“快”取胜。正如短片中所说:“三十秒钟、一分钟,对于正常人来说可能只是发发呆、打个盹、喝口水的时间,可是对于急诊科的医生和护士来说,有时就是一条生命。” “急诊室的工作只有一个:和时间赛跑。”护士长汤伟芬介绍,急诊室的护士不仅要快,还要敏捷、沉着。听到救护车的声音响起,把病人抬到病床上,迅速推往急诊室。接下来就是吸氧、吸痰、心电监护、抽取血标本、配合医生做好辅助检查。 汤伟芬介绍,急诊室是一个让人迅速成长的地方。特别是年轻护士,时刻需要克服恐惧。死亡、淋漓的血肉,是她们随时可能会碰到的。“有个小护士,进来时还晕血呢!但是参加手术的时候,她克制住了。” ICU是重症监护室,收治的病人无法行动和言语,在ICU,吸痰、拍背、翻身,护士的每一个动作,都做得一丝不苟。 骨科的短片名为“助行使者”。术前,骨科的护士耐心缓解患者的紧张心情;术后,再指导患者进行规范科学的功能锻炼,在她们的努力下,病区未发生一例术后并发症。 5分钟大片,秀出创新护理特色 在一段段DV镜头里,白衣天使们在病房、治疗台、手术间奔波、忙碌着。她们用亲人般的服务温暖着病人的心,用精湛的技术呵护着每个病患的健康,用创新点亮希望。 肿瘤科病房内有个独特的现象:有的病人床头系了一根不起眼的黄丝带。这是在护士中公开的秘密:系着黄丝带的病人是肿瘤病患。 许多病人的亲人不愿意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肿瘤病患者,而每天需要和病人打交道的护士一个不小心,很可能把病情说出口。于是,肿瘤科护士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患者床前系根黄丝带,这样就可以区别开。护士们在护理时必须管好嘴巴,严守秘密,同时给予这些病人精神鼓励。 短片中,肝胆外科的护士展示了“管道工程师的技能”,每位病员在手术完成后,都会放置很多引流管,她们需要对“管道”清洗、疏通、更换。每一天,她们至少跑5公里的路程,观察护理90多根管子。 胃肠外科是西医病区,不过片中“出镜”的十多位护士,人人都是中医护理技术的能手,并通过耳针、养身食疗等中医治疗措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在中医院钟楼院区二病区,病区护士针对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康复套餐;在十五病区,护士们编排了心脏康复操,帮助患者有效恢复健康;在一病区康复科,护士们创新了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建立了护理质量日分析制度。这些富有特色的创新理念和服务,为病患带去了更细致、更人性化的服务。 心内科的短片以一阵强有力的心跳声开场,护士们训练有素的急救反应能力、敏捷的抢救技术、敏锐的心电图观察解析能力,为她们赢得了热烈掌声……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