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说:常州怎么发展,我们要关心要支持 |
发布日期:2012-07-30 |
28日下午,31个家庭走进市规划馆,和“规划”的近距离虽然才短短半天时间,可孩子们了解了规划的“不容易”,更深地明白了规划的内涵。这是本报和市规划局联合主办、市规划馆承办的2012“快乐暑假”第二站活动——“看未来·参与城市发展当小小规划师”活动。 一次奇妙的“发现之旅”:常州的未来蓝图让孩子们惊喜 就读常州外国语学院的张智钧是第三次来规划馆了,参加这次活动,他是想了解常州轨道交通的最新规划。“在北京做过地铁,想到常州也快有了,很高兴,也很好奇。”参加当天活动的,有不少是像张智钧这样的“规划粉丝”,来自罗溪的钟天同学告诉记者,来这里就想了解未来新农村建设的规划。 规划馆里的新科技技术带领着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奇妙的“发现之旅”。触摸式电子书和虚拟场景视屏展现了常州的过去与现在;180度环幕电影,让孩子们从春秋战国“穿越”到未来常州;“寻找家园”、“虚拟城市”、“城市望远镜”这3个项目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他们排着队在“寻找家园”的机器前寻找自己的家,“你看那是新天安花园”,一位男孩兴奋地指着一幢楼,对周围的孩子说,他就住在那里。更多的小朋友在“虚拟城市”中体验到玩游戏的乐趣,只见一位男孩熟练地操控手柄,从亚细亚漫步到文化宫。 光电声结合的常州城市沙盘模型引来了所有人的惊呼,一位小女孩一直在和父亲讨论,“平时无论站多高,都看不到常州的全貌,这个微缩模型跟坐飞机俯瞰一样过瘾。”“不,更过瘾,还有灯光和解说,就算晚上登高,也看不到这样的场景啊,太惊喜了。” #p# “城市的小主人”发话了:常州今后怎么发展,我们当然要关心要支持 与专业规划设计人员之间的互动,让孩子们的兴奋点更加活跃起来,这些90后、00后孩子,提起问题来,不仅专业,而且是毫不客气。 “道路规划得这么好,的确方便私家车出行了,但尾气污染会越来越严重,那怎么办呢?”,“青果巷、天宁寺、舣舟亭等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和保护是怎样的呢”,“BRT的确方便,我们薛家什么时候会通BRT呢”……交通环保、文化建设成了孩子们关心的话题,来自市规划局业务处室的相关负责人一一作了解释。一位孩子告诉记者,“我们都生活在常州这个大家庭,常州今后怎么发展、会发展成怎样,我们自己当然要关心要支持,我们也是城市的小主人嘛。” 童眼里的常州未来:“不少建议还是和规划设计师不谋而合的” 参加本次活动的孩子,都写了一篇“童眼看未来”的文章,孩子们把看到的、想到的,都倾注于文字,还有不少对常州城市规划的建议和想法,就连最近北京遭受暴雨袭击也成了孩子们笔下的题材,规划部门很感动,“提出的许多设想正是我们现在在做的,其中不少建议还是和规划设计师不谋而合的。”一位妈妈说,“我儿子好奇心很重,坐在车上经常会问我这条路叫什么那幢楼叫什么,高架通往哪里,这次自己写了作文,我想他看到常州城市发展的未来蓝图肯定是非常兴奋的,而自己参与规划应该是他最感到骄傲的。” 经过评选,徐奕阳小朋友的文章获得一等奖,于捷、王逸炜、钱晨获得二等奖,吴依烨、周邦杰、李雨恒、韩辰昱、刘雯烨、马星宇获得了三等奖,其余孩子都获得了参与奖。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