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今年市中心区将调整、增加路内停车泊位2500个
发布日期:2012-02-13

  市区实施48项旧城改造项目,更新空调车300辆,路口人行横道灯控率达到70%,增加路内停车泊位2500个,增加5条“绿波带”……在9日召开的我市畅通工作会议上,我市明确了2012年重点目标和任务,以解决城市交通“瓶颈”,实现城市交通面貌的新提升。

  今年我市将继续优化路网,增强交通运行承载力。加快实施龙城大道隧道、新堂北路、玉龙路、棕榈路等工程,以及晋陵南路、清潭西路、红梅南路、梅庄路等道路及地块配套建设。年内,我市将高品质谋划和推动滨湖新城、新龙国际商务城、凤凰新城、钟楼新城等城市新片区建设,继续推进东大门建设,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市区实施48项旧城改造项目,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

  在公交服务方面,年内新辟6条线路,优化调整10条线路,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公交线网;延伸BRT二号线到公交调度指挥中心综合枢纽,做好快速公交、常规公交之间的无缝换乘;更新空调车300辆,进一步改善市民乘车条件。

  今年将扩大交通设施覆盖面。按照先中心、后外围的顺序,用3年时间分批对市区主要道路设置人行道板护栏隔离设施,减少因行人随意横穿马路影响通行问题,其中2012年完成对局前街、西横街、广化街等12条道路设置人行道板护栏隔离设施。提升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年内增设停车信息采集及诱导设施6处,增设高清电子警察33套、高清视频监控点20个,2012年路口人行横道灯控率要达到70%,路段人行横道灯控率要达到40%。继续推进公共停车设施建设,推进老小区停车泊位改造,选取有条件的小区,利用绿化空地改建地下停车场,继续在城市中心区调整、优化路内停车泊位2500个。

  此外,公安交巡警部门继续加大物联网科技运用,逐个路口、逐条道路优化信号配时,科学组织点、线、面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在东经120等5条道路实施交通信号“绿波”控制;重点研究解决市二中、五中、少年宫和省常中等学校周边和市一院、二院等周边交通节点问题。继续推进城市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对酒后驾驶、“三超一疲劳”、闯红灯、跨护栏、乱停车、随意鸣号等重点违法和校车、客车、危化品运输车、“渣土车”、出租车等重点车辆,落实长效管理机制。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