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蛟龙”号研发团队背后的3位优秀常州人 |
发布日期:2012-07-18 |
我国“蛟龙”号在上月27日的下潜试验中,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并在海底发现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地质多样性存在。记者昨天获悉,在“蛟龙”号研发团队中,在太平洋测试现场,有3位优秀的常州人,默默为“蛟龙”号从事技术保障工作。 邱中梁,男,1979年12月生于溧阳市城南,曾就读于溧阳市第三中学、江苏省溧阳中学、南京理工大学,硕士。目前就职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深海空间站专项办,任高级工程师、工会主席,获国家专利10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二等奖、2012年“中国专利金奖”。作为液压与作业分系统主任设计师,也是“蛟龙”号研发团队中最年轻的主任设计师,他全程参与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发、制造、总装及试验过程,2009~2012年连续4年参加“蛟龙”号海试,担任液压系统技术保障岗,见证了中国载人深潜从1109米、3759米、5188米,到7062米的全过程,2011年获“蛟龙”号5000米级海试“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程斐,男,1973年3月生于溧阳市溧城镇,曾就读于江苏省溧阳中学、东南大学,学士。目前就职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水下工程室,任高级工程师、电控专业组组长,获国家专利2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曾获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电力与配电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他全程参与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发、制造、总装及试验过程,连续4年参加“蛟龙”号海试,担任电气系统技术保障岗。 汤国伟,男,1979年6月生于溧阳市河口乡,曾就读于溧阳市河口中学、溧阳市第一中学、江苏大学,学士。目前就职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水下工程室,任工程师、机械专业组组长,获国家专利5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8篇。作为压载与纵倾调节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全程参与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发、制造、总装及试验过程,于2009年、2010年、2012年3次参加“蛟龙”号海试,担任主压载系统技术保障岗。 3个溧阳人服务“蛟龙”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巧事? 据了解,3人中,程斐最早进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工作。2002年,我国启动“蛟龙”号研发工程。汤国伟、邱中梁大学毕业后,也相继进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3人正好分配在同一部门,又都负责“蛟龙”号研发、技术保障工作。上月下旬,又恰恰一同参加了7000米海试。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