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常州赋》今日首发 季全保:建议在中学推广
发布日期:2012-07-26

  《常州赋》,记载了清代乾隆以的常州地方文化,作者为清代乾隆年间的常州人褚邦庆。经过常州文化艺术研究所2年时间的校、点、注,重刊的《常州赋》于今天(7月25日)进行了首发。

  《常州赋》是清乾隆皇帝南巡时召士子献赋,褚邦庆为述乡邦典故,仿周紫芝《宣城赋》、葛沣《钱塘赋》而作,是一部以赋体撰写的常州地方志,反应了常州一府的概貌大要,原书16.27万字,其中赋文18212字,注释14.45万字。正文部分分为常州总述、武阳、锡金、江阴、宜荆、靖江、名宦、人物、流寓、方外、列女、物产、总结,共十三方面的内容。全书对当时常州府所辖武进、阳湖、无锡、金匮、宜兴、荆溪、江阴、靖江八县的建制沿革、疆域山川、户口赋税、人文名胜及兴衰大略,以及传统志书中记载的有关人物、流寓、方外、和物产等概况。全文贯通,不分章节。《常州赋》首次刊刻于道光年间,第二次刊刻于光绪七年。

  为方便大众阅读,此次重刊的《常州赋》,点注者选择部分地名、人名、典故、生僻字加注12.39万字,特将赋文从书中析出,单独编排于文后,读者可以一气呵成地阅读,现成书共计41.5万字。主持校点工作的常州文化艺术研究所从原常州府管辖的宜兴、江阴、靖江等地聘请了地名顾问,为书中的地名进行校注进行指导,以增加书中注解的准确性。新刊的《常州赋》版面跌宕起伏,各种文字功能一目了然。书中的263幅插画,增加了书的可读性。

  说起重刊《常州赋》的缘由,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张戬炜介绍,《常州赋》中的文字在众多场合被引用,但是原书一直没人读过。经过四处寻找,张戬炜终于在故宫博物院的《续修四库全书》里找到了道光版《常州赋》。张戬炜表示,点注出版的《常州赋》是提纲挈领的百科全书式的地方文献,既利于阅读又利于检索,在全国独一无二。

  负责为新版《常州赋》插画的季全保呼吁,《常州赋》是一本雅俗共赏的普及性读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读赋,了解方志,了解常州历史,了解常州风土人情,可以在我市中学课堂里进行普及。

  据了解,此书分精、简装两个版本,在常州图书馆一楼的书店有售。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