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再羡慕城里人 年底前完成50%村庄环境整治 |
发布日期:2012-07-26 |
60多岁的张老太太常住湖塘镇上,但是她会经常回到前黄镇运村村西堰自然村的老屋住住,老屋的东面、南面,是碧绿的稻田,鸟叫声、蝉鸣声不绝于耳,村里家家房前屋后,不是花就是树,风吹过,稻叶的清香沁人心脾。的确,仅空气质量这一项,城里就没法比。“现在乡下环境比镇上好啊。”随着我市“美好城乡建设行动”步伐的加快,整治得好的村庄,面貌远胜过城里的一些小区。 村西堰自然村是一个只有102户居民、390名人口的小村子,现在,除了村里的垃圾房还有少许腐败气味外,走在村子里,看不到一片垃圾,闻不到异味,脏乱差跟这里无缘。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就掩映在一片鲜花丛中。 在村庄环境整治中,前黄镇的蒋排村结合村子原有环境状况,因地制宜,保留了很多以前的树木和植被,在这里,能看到两棵树龄100多年的柿子树,以及村民们要求保留的林间坡地的灌木丛,一些村民还自发在院子里种上果树和其他植物,“现在的村庄整治不光是道路硬化、出行便利,净化、绿化之后要美化,要做到村民一出家门就能看到风景,不用再羡慕城里人。” 作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武进区雪堰镇雅浦村一直是其他村落争相效仿和学习的榜样,市环保科技推广中心总工程师潘瑞松介绍,经过生态治污后,雅浦村每天排放的40多吨生活污水实现了集中排放、处理,处理过后的污水,水质胜于从前的河水,并且实现了循环利用。而且,处理过程中不使用电力,使用太阳能动力,全程实现生态化。 市环保局自然生态处处长滕业龙介绍,从2008年起,我市连续三年开展了“整治村庄环境、共建小康家园”专项行动,经过整治,全市村庄环境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所有行政村完成“三清一绿”(清垃圾、清粪污、清河塘、村庄绿化)整治任务,至少一半村庄达到“五化三有”(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河塘净化、环境美化、有公共服务中心、有长效管理机制、有乡村文化)整治标准,涌现了雅浦、西半天、桂林村等一批全省先进典型。去年9月,江苏省开始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我市要在2012年底前完成50%村庄环境整治任务,于2013年底前率先在全省基本完成村庄环境整治工作。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