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夫妇成常州大麻糕传人 建麻糕博物馆图 |
发布日期:2012-09-28 |
季全保绘 150多年前,第一块常州大麻糕诞生在常州城内浮桥头万华楼王长生师傅手中;岁月流转,情怀不变,在150多年里,大麻糕的味道对于常州人来说永远吃不厌,而关于大麻糕的故事也永远说不完。 如今,来自盐城的刘华顺夫妇成了常州大麻糕屈指可数的传人之一,并且希望出资建造一个“麻糕博物馆”。 盐城夫妇成了常州大麻糕的传人 四五年的功夫,刘华顺夫妇已经在常州开了7爿麻糕店。2007年,他俩被认定为常州大麻糕非遗传人。一年后,“常州麻糕店”这块金字招牌到手。 刘华顺夫妇做的常州大麻糕香酥可口,吃过的人都叫好。“不要小瞧了小小的麻糕,做到现在这个口味,经过了我和妻子多次工艺改良,颇费功夫。” “有装修考究的店面,也有街头巷尾的麻糕桶,常州卖麻糕的地方不下几百个,可这里面有多少是本地人在做呢?”刘华顺说,正是常州人不屑做麻糕,才让自己这个盐城人有了“可乘之机”,成了常州大麻糕的传人,“我的师祖顾学治,师父方兆兴都是一等一的常州面点大师,但他们的子孙就没一个愿意做麻糕的。” 欲建麻糕博物馆引来一片争议 刘华顺说,“一个月前的麻糕创意座谈会,我提出建个麻糕博物馆,可有人在网上发帖说,为了小小的麻糕建一座博物馆实在可笑。” 对于这个说法,夫妻俩当然不认同。刘华顺的妻子严玉华说,大麻糕代表了常州人心中的一个情结,一份念想,“比起洋快餐,现在的年轻人很少吃麻糕,更不愿意学着做,开个博物馆把麻糕手艺、麻糕文化传承下去很有必要。黄桥烧饼在文化传承、推广上比大麻糕领先太多,在全国享有盛名。” 传统的常州大麻糕是炉子贴的,而现在常州麻糕店的大麻糕却是出自烤箱,这还有什么值得建博物馆保存、展览的?有人专门针对这一点向刘华顺夫妇“发难”。 刘华顺解释,“炉贴麻糕有两点缺陷:不能在短时间做出大批量口味、质量相同的麻糕,而且冷了会发硬,不能拿来当馈赠亲朋的礼品。至于口味,大麻糕的特点是‘酥、香、松、脆、肥’,你们可以按照这个标准比较一下。至于博物馆怎么建还在设想中。” 出了刘华顺的店,记者向市区几家有名的炉贴麻糕店进发。 #p# 炉贴PK烘烤,适合自己口味的才是最香的 “28块咸佬,2块甜佬,快点快点,饿死要你负责个……”离“钱进麻糕”还有十几步路,一位老师傅就扯开嗓子吼了起来。 看着老师傅和自己说笑,麻糕店老板钱进没空去搭理,埋着头飞快地朝炉子里一块一块贴着“面团”,“前几天一个人一下子买了200块,我整整贴了5炉。现在一天可以卖个千把块吧。” 为什么青果巷人十多年独爱钱进麻糕?钱进拍了拍用了十几年的“老古董”,“除了特制的馅心,就靠这老伙计,内壁是陶土做的,捏好面团一沾上去,五分钟拿出来,能不脆能不香?” 二院对面周记麻糕铺的老周对烤箱里的麻糕不以为然,他抬了抬右手臂,记者看到一小片淡红的印痕,“贴麻糕被烫了十几年,300多度的陶土烘出来的麻糕,这种香味烤箱烤不出来。” …… 记者这么一圈麻糕吃下来,要说炉贴、烤箱哪个口味好一些,哪个差一点,还真难说,也许只有适合自己口味的麻糕才是最香的。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