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关注三大不足 不留空白 |
发布日期:2012-08-17 |
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全市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动员大会上获悉,在去年成功摘取“全国文明城市”桂冠的基础上,我市今年各项工作继续高歌猛进。 突出体现为:6月18日至19日,全国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现场推进会在常召开;7月20日,“学习双桂坊,诚信做食品”全国现场会在常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文明委副主任刘淇高度评价我市“道德讲堂”建设,进一步确立了常州的典型地位;围绕大力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教育活动,市委书记阎立3次在全国性会议上介绍常州经验;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高端媒体接连聚焦常州“道德高度”,常州作为50个全国文明城市(区)之一,发挥了应有的示范带头作用。全市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优化“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定期测评公布、限时整改到位; 省级城市文明程度测评工作圆满完成,成绩位于10个被测城市前列;“迎接十八大,讲文明树新风”、“最美乡村”等活动广泛深入。核心价值引领更加有力,“道德模范基层巡讲”、“千名文化志愿者说唱先进典型”等教育实践活动有声有色,全市已有“中国好人”25人,评选宣传“常州好人”50多人;新时期常州精神征集活动影响广泛,开展各层面讨论活动100多场;今年3月,天宁区雷锋科技服务站站长尤辉作为全省“三创三先之星”典型被9家省级媒体集中报道。 成绩令人瞩目,但问题也不容小觑。从全市自测和省测情况来看,全市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呈现出“总体情况看好、顽症痼疾反复、工作水平不稳”的特点,突出体现在三大方面: 一是细节问题不断反复。在公共环境方面,仍有乱吐乱扔等环境卫生问题,存在主干道、非主干道盲道中断等公共设施不完善的情况;在公共秩序方面,仍有闯红灯、乱穿马路、翻越隔离栏、机动车违章停车等现象;在窗口服务方面,仍有服务不规范不文明、证照不齐全或不亮证经营等问题。 二是工作水平起伏不稳。从两次自测情况比较来看,综合排名成绩钟楼区上升最快,而有的区下滑三个位次。同时,部分考察点的成绩起伏很大。例如,一季度自测中,“公交线路”得分率100%、“网吧”在职能部门考核项目中得分率最高;二季度,这两项测评内容得分均为零。可以看出,工作状态不够稳定、工作成效不够稳定,原因在于部分单位、部分人思想上有松懈、心理上存侥幸。 三是市民调查不够满意。两次自测的问卷得分率分别是:78.3%、67.7%,总体比去年几次自测有提高,但与先进的兄弟城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调查显示:市民对食品药品安全、社区卫生医疗服务、“学雷锋”志愿服务、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等内容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偏低;这些工作很多都是我们在全省、全国有影响有地位的项目,问卷的结果与我们的既有定位反差很大。市民满意率不高的原因在于宣传教育的覆盖不到位、渗透不到位、引导不到位。 为此,昨天的动员大会强调,要以务实的作风、精准的行动,做到责任体系覆盖到边、下沉到底;要督查整改不留空白、不留死角;要全民发动整体出击、立体推进;迎检准备要精心组织、精准行动。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