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主席肯定常州成绩 八方面抓幸福工程 |
发布日期:2012-08-31 |
省政协昨天下午在我市召开驻苏全国政协委员座谈会,30多位驻苏全国政协委员围绕“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建言献策,并表示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真实反映界别诉求,切实投身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实践。省政协主席张连珍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出席座谈会的有: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许仲林,全国政协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龙,省政协副主席陈凌孚、黄因慧、包国新、程崇庆、周健民、罗一民、范燕青和秘书长刘国中,我市领导阎立、姚晓东、邹宏国、蔡骏、居丽琴、朱晓敏、朱剑伟、蒋必彪、卢明康、杨平平、陈建国和市政协秘书长盛克俭。 市委书记阎立在会上致欢迎辞。市长姚晓东介绍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张连珍说,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增,又好又快、好中求快”,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保持社会持续稳定,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她对常州市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 张连珍指出,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是靠经济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为改善民生提供坚实保障。政协组织围绕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建言献策,应当重点关注八方面问题:一是着力促进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是民生幸福工程的基础,农民收入增加又是居民收入倍增的重中之重;二是努力打造公平均衡教育平台,发展教育是我省实现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大省转变的根本途径;三是千方百计促进就业更加充分;四是切实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五是提升医药卫生服务水平;六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七是大力建设城乡宜居生态环境;八是建立健全民生幸福保障机制。 张连珍强调,协助党委和政府推进民生幸福工程,是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驻苏全国政协委员要弘扬政协的优良传统,发挥政协的独特优势,围绕实施民生幸福工程中的重大问题建言献策,积极凝聚各方力量,把推进民生幸福工程摆在政协履行职能的突出位置,落实到开展工作的各个环节,努力为民生幸福工程的深入实施多作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省委副主委、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院长高抒从促进居民收入角度提出,应尽快建立工资增长机制,根据物价上升及时调整工资上升率。全国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信息技术学院院长王旭东特别关注民生幸福工程中的基层群众,他建议,全省在推进民生幸福工程中要积极引进民意,在民生幸福工程的决策评价环节,应当积极听取百姓意见和感受,而不仅仅关注工程中的数字和硬件。其他驻苏全国政协委员也纷纷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创业就业等不同方面提出建言。 与会委员还听取了我市历史文化演变情况介绍。 省政协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和省各辖市政协主席、秘书长参加座谈会。 在常期间,驻苏全国政协委员还将视察我市景秀世家安居房工程,并考察春秋淹城。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