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钩上的良心—记勤业菜场3个经营户的故事 |
发布日期:2012-09-04 |
菜场,一个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 在钟楼工商分局的指导下,五星工商所上月下旬在勤业综合市场举办了一场独具特色的道德讲堂活动——让菜场经营户用最朴实的语言,把亲历的事、亲身的体会讲出来,感动了在场很多人。 以下,是其中3位经营户所述。 邵春荣:“难为情”的12只蟹 我叫邵春荣,经营水产。我在市场上有些年头了。2002年从厂里下岗就开始摆摊,当时因为做生意,亏了十几万,做到2006年,我不但还了所有欠款,还在老家造了房子。 做生意,要诚信,对我来说就是不扣秤。去年,一个顾客来找我说,他买了我12只蟹,回家称下来少了1斤。我肯定他搞错了,结果他坚持说没有。我很难为情,我记得我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但他认准了我,我只能和他说这笔账我记下了,一定会补上。结果,过了几天他来找我,说上次的事情是他记错了。经过这件事,他认准了我,每年都从我这里批二三十万块钱的螃蟹。 还有个顾客,有次来买我的虾。当时,我的电子秤没归零,我们都没注意,等他付完钱走了我才看到。于是,第二天我一边做生意一边找他,把多收的钱还给了他。他高兴极了,隔天还特意带了包外国香烟给我。从此,就一直在我的摊上买东西。 当然,市场上也有难说话的顾客。比如有个顾客,一定买要10块钱罗氏虾。当时罗氏虾是80块一斤,再加上塑料袋的重量,根本不能称。他坚持要,我就把塑料袋拿走,称了10块钱给他,他走的时候很高兴,后来才知道他家只有小孩爱吃虾,所以每次买得很少。 汤菊华:3毛钱豆腐换5次 我叫汤菊华,现在在勤业综合市场做豆制品。 我做的豆制品,只从三个地方进货,一个是老的国营豆制品厂,一个是放心工程豆制品厂,还有就是横山桥的一家百叶厂。这些正规厂家手续齐全,质量有保证。而且,我进货前都品尝过,知道各个单位哪个产品好,哪个好就进哪个。现在做豆制品的个体户、小作坊比较多,虽然他们的豆制品便宜很多,但是我不放心,坚决不进这样的货。做生意,讲究诚信,诚信为本,不赚黑心钱,顾客才会放心。 做生意难免会碰到难说话的顾客。记得有次有个顾客,买了我3毛钱的豆腐,结果换了5次。按理,豆腐是不能换的,换了就碎了,卖不出去,但是,我也没发脾气,尽力服务好。我坚信,只要凭着诚实的心,踏踏实实做生意,生意就一定会好。 恽国平:百元钞找零 我叫恽国平,现在在勤业综合市场14号摊位斩肉。 我斩肉已经20多年了,总的来说生意不错。首先,我觉得质量是生命线,因此,我从来不会进不明不白的低价肉。现在猪肉都定点统一屠宰,管理井井有条,我的生意兴旺和市场的管理分不开。其次,要想把生意做好,一定要用心做。 有一次,有个阿姨到我这里称了13块钱的肉,给了我100块,我回头找零,找好再一看,人不见了,我就一直记着。过了几天,那个阿姨又来买肉,我就把87块给了她,当时,她自己都忘记了,连声说谢谢。 还有一个老顾客,一直在我摊位上买肉,从来不问价钱。那次她买五花肉,但是电子秤上是小排的价格,一共5斤多,算下来我多收了她30多块。她走了我才发现,于是连忙去追,追到菜场另一头才找到她,把多余的钱退给了她。 我觉得,这个是做生意应该有的诚信。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