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区书记李林:做美城市 做强产业 做实民生 |
发布日期:2012-09-24 |
“常州精神,具体落实到我们戚墅堰来说,就是要开拓创新,真抓实干,通过4到5年的努力,把戚墅堰在过去、现在和将来所积蓄的能量,通过我们的共同奋斗,更快地转化为更为精美的城市、更为先进的产业、更为实在的民生。”戚墅堰区委书记李林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李林说,到2015年,常州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常州东大门重要组成部分的戚墅堰感到既有压力,也充满机遇,“现在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将围绕把戚墅堰建设成为东部核心区、特色产业区和现代新城区的总体目标,着力做精做美城市、做大做强产业、做好做实民生,真正沉下心来,踏踏实实把戚墅堰区的每一件事情办好”。 一是做精做美城市。戚区将进一步做深做细东部新城规划,全面融入中心城区,带动东部地区发展。依托自然景观、人文底蕴、生态文明优势,大力开发生态型地产,精心打造新的城市地标;高品位做好东方大道和大明路“两轴”沿线景观设计,积极打造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富有韵律的城市天际线,进而全面提升整个区域的城市功能和环境品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区域路网、提升城市功能、增强承载能力;进一步推动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城市综合体、星级酒店群、配套商业中心、体育中心等城市产业项目,合理配置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 二是做大做强产业。工业经济长期以来支撑了戚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当前科技进步加快、发展资源稀缺、转型创新加速的背景下,戚区将力主创新发展、集约发展、科学发展,做强特色制造业。以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为导向,力争轨道交通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7%;结合“三电”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加快推动 “老三电”向“新三电”转变,力争“三电”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8%;重点推进南车低地板、戚电公司燃机发电、博瑞电力、同和纺机、凯隆电器、南方包装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加大企业上市力度,积极做好普灵仕制衣、同和纺机、神力电机等企业的培育工作,力争年内完成1-2家企业的上市辅导验收,争取2-3年内培育税收超亿元企业达到5-6家。同时引进与产业无缝对接、密切配套、增强集聚的适合都市区域发展的高质量项目,形成高端产业,服务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努力形成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传统产业不断提升的新格局。 三是做好做实民生。近几年来,戚区的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较好地体现了成果共享的目标,在经济发展中注重比人均、比质量、比特色,努力让群众得益程度走在全市、全省前列。今后,仍将一如既往,把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将6大类18项惠民实事落到实处,更加注重维护各类群体利益,在利益多元中共同顾全大局。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认真办好惠民实事,协调发展各项事业,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生幸福指数。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