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文化志愿服务正式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发布日期:2012-10-19

  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长于群就广泛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答记者问

  编者按: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是加快推进和完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国县乡专职文化队伍仅24.27万人。随着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人才队伍匮乏越来越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为此,今年9月,文化部与中央文明办联合出台了《关于广泛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一次对加强基层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这也标志着我国文化志愿服务开始进入规范化推进的新阶段。

  问:请问《意见》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台的?

  答:近年来,在各级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全国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兴起,涌现出一大批活跃在城乡基层的文化志愿者,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播文化志愿服务理念、创新基层文化服务方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2010年以来,文化部和中央文明办通过实施“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有效地带动和促进了各地对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志愿者纳入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在全社会有效开展,文化部在深入调研、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与中央文明办联合出台了《意见》,为全国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指导和遵循。

  问:在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前提下,广泛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具有怎样的特殊意义?

  答:大力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既需要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的不懈努力,也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实践证明,广泛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是繁荣发展城乡基层文化的有效方式,有利于引导人们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过程中提升道德境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深入开展,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壮大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为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随着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文化志愿服务将逐渐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问:文化志愿服务是我国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方面,请问文化志愿服务的范畴和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文化志愿服务以自愿、无偿、利他为前提,为具有一定文化艺术专长或热心公益文化事业的团队和人士搭建服务平台。文化志愿者是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主体力量,组成人员不仅包括专职文化工作者,还包括业余文艺骨干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等。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要坚持四项工作原则,即: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把公益性放在首位;坚持志愿服务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坚持志愿服务与实现个人发展相统一,让人们在参与文化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坚持自愿参与和社会倡导相结合,努力扩大基层文化志愿服务的覆盖面,增强活动影响力。

  问:《意见》中阐述了要围绕“四个依托”开展文化志愿服务,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答:《意见》提出,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重点依托4个方面展开,即:依托公益性文化设施、依托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依托重要节日纪念日、依托内地对边疆民族地区对口支援工作,在城乡基层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是因为这4个方面是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载体或契机,有比较好的工作基础,能够更直接、更有效地对接基层群众文化需求。

  问:深入开展文化志愿服务需要不断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请问今后如何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答:广泛深入地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需要一支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文化志愿者队伍。目前,我国文化志愿者人数与社会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指导力度,要求各地各级文化部门根据基层文化志愿服务的需求,制定符合实际的招募办法,对文化志愿者实行分级分类管理,采取多种招募方式,把专业文化工作者、基层文化能人和群众文艺社团吸引进来,不断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指导各地各相关单位建立文化志愿者注册系统、电子档案和文化志愿服务数据库,实现文化志愿者、服务对象、活动项目有效对接。定期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人员和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在适当时机对各地成绩突出的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和文化志愿者予以表扬和奖励。

  问:文化工作者在文化志愿服务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答:在公益性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文化志愿服务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文化工作者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力军,应当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把自己的职责与志愿服务精神结合起来,发挥在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方面的特殊优势,充分利用自身的文艺才能、文化资源和社会影响,积极参与基层志愿服务,在全社会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文化工作者在参与的同时,还要利用各种文艺手段,大力宣传文化志愿服务精神,弘扬“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培育和打造文化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吸引和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共同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工作高水平开展。

  问:在推动文化志愿活动深入开展方面,文化部公共文化司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文化志愿服务相比于其他志愿服务门类,在全国起步较晚,各地发展也并不平衡。文化部、中央文明办出台《意见》,正式将文化志愿服务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内容。推动这项工作深入开展,将重点做好4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要求各地各有关单位将这项工作作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建立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并为活动开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二是加强指导和激励,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基层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作出具体安排,逐步规范管理,并推选出一批文化志愿服务先进集体、优秀文化志愿者和文化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三是加强理论研究,总结成功经验,创新载体方法,为活动深入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反映文化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和精神风貌,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