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写在常州从“全国地级市第一”再出发之时
发布日期:2012-12-05

  12月4日,我市在2012年度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中荣列全国地级市之首的消息公布后,全市新老市民欢欣鼓舞,倍感振奋。清晨,虽然寒意逼人,但全市30多万名志愿者、1200多名交警、8000多名环卫工人及各行各业的热心市民,更加自豪地活跃在大街小巷,履行职责,为整个城市文明进一步增添亮丽的色彩。

  记者走进我市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先进集体金色新城社区,看到70岁的居民姜雅梅正在为20多位老人组成的义务巡逻队安排明年的巡逻计划。“今年的全国测评,常州得了第一,大家可高兴了,觉得这是多年来轮流义务巡逻的最好回报。”社区书记周立平向记者介绍说,自建设全国文明城市以来,自愿加入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站的居民已达1680人。

  “文明常州,美丽龙城,离不开我们可敬可爱的美容师,也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真的非常感谢他们。”市城管局一位负责人在获悉好消息后,眼角挂下了泪花,“太不容易了,我要带你去看看!”记者随他来到天宁环卫所,看见垃圾清运工黄峰正在工作。老黄是一位新市民,却对常州充满感情:“我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让常州这座全国文明城市更干净整洁。”

  在繁忙的十字路口,天宁交巡警大队53岁的协管员吴洪斌正在执勤,他说:“我之前是个下岗工人,常州建设文明城市,我报名当志愿者,后来,干脆专职当了协管员。”在他眼里,在风吹日晒里站岗值勤,是肩上的责任,阻止行人横穿马路、劝导电动车不要闯红灯,是他一心想要为文明城市建设尽的一份力,他说:“这都是为了大家好!”

  去年刚从市交巡警支队勤务科调到文化宫岗的交警丁捷,已经连续一周没有休息了,他却说:“一线执勤站岗的确比办公室辛苦多了,可是,能在一线直接为市民服务,为文明城市建设作贡献,我感觉更自豪!”

  还有每个周末都坚守在万达影城的“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小杨,他平时是一名普通保安,每逢电影大片上映时,他就在售票厅、检票处或内场通道,为观众进行志愿服务引导。昨天,他也倍感振奋。

  ……

  广大市民对城市的热爱,化成为全市上下建设全国文明城市的不竭动力。近期,市委书记阎立在接受全国文明城市书记访谈时,也向广大人民群众为建设文明常州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说:“我们要不断推出一些更新、更好的项目报答常州市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本身并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真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惠,让大家感受到更大的变化,让大家满意,才是我们创建的最终的目标。”

#p#

  文明城市珍惜荣誉共同努力

  ——写在常州从“全国地级市第一”再出发之时

  文明常州建设,成绩来之不易;保持辉煌成果,更非易事。

  文明常州,因为有你;文明常州,始终有你——惟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划出文明建设的上扬延长线。

  记者昨天走进多个社区、街头,以及市建设文明城市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益活动、窗口行业、社区工作等专项工作组,见到听到的,都是对未来的信心与期盼;同时也还表示,文明建设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一些细节性方面还要不断提高和完善。

  已经在交通协警岗位兢兢业业工作了9年的陈国庆表示:“常州现在不仅是全国文明城市,而且还是全国地级市第一名,为了维护这份荣誉,我将依然坚持每天早上6点40分上岗,晚上要等交通顺畅了再走。”

  武进居民薛燕红在担任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时扭伤了脚,可她却说:“我伤好了,还要继续上岗为大家服务,做好文明常州的主人。”

  荷花池社区居民傅顺珍表示:“社区环境很优美,但有些住户不能文明养狗,希望大家在小区遛狗能更加注意狗粪便的处理。”

  对于这座城市的管理者而言,从大处引领,从细微处雕琢,实实在在破解难题,为民惠民,是他们矢志不渝的追求。

  “站上今年全国地级市第一的至高荣誉,我们城市管理工作有压力,更有动力。”市建设文明城市指挥部公共环境组表示,今后还有很多细节要推进、要坚持。今年城管“找差团”找到2000多个“差”,并已经100%整改,并将“找差”行动常态化。目前,我市已组建了一支近50人的专业找差队伍,将长效管理进行到底。

  针对闯红灯、跨护栏、乱停车、随意鸣号等不文明行为,以及渣土车、出租车、公交车等交通违规行为,市公共秩序组表示,将建立对突出交通违法的长效整治机制,组织两(辖)市、五区开展常态化异地执法、交叉执法、零点行动、清晨行动等专项整治,体现“严在日常、严在长久”。

  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市窗口行业组,则将针对全国测评中被查出的问题和不足,一条一条去剖析,一点一点严整改。“有些医院非常忙,就诊队伍可能要排15分钟,我们也要进一步做好候诊的服务工作,提供开水、休息及引导服务。”

  “我们要珍惜荣誉,与大家共同努力。”公益活动组一位负责人则表示,未来全市将坚持弘扬雷锋精神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相统一,进一步提供便民利民的志愿服务,让广大市民得到真正的实惠。据悉,目前全市300多个社区都已建立与物业企业共建的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站。

  市委书记阎立也表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造福人民群众。同时,常州的文明,需要每一位市民的参与,这样生命力才会更持久。”

#p#

  又是一个新起点

  中央文明委去年公布的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中,常州位于地级市的第13位;此番在2012年度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中,荣膺全国地级城市之首。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中国式过马路”讨论日益成为公众话题时,这次测评不发通知、不打招呼,测评涉及的事项完全处于“原生态”,测评结果完全真实地反映了我们这一年来巩固创建成果、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完全真实地体现了常州城市文明程度的实际水平。如果说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块含金量最高的“金牌”,常州这次获得的,就是金牌中的金牌。

  文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尽管我们成为了第一,但并不是说已经尽善尽美,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一些市民的交通文明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交通设施建设和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再比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也有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而且,文明建设是一种动态过程,在这个动态过程中,要不断地依靠长效机制,依靠广大市民。

  当然,在这方面我们也是充满信心的。因为,我们的创建,本身就是为了市民。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