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将从“补缺型”转向“适度普惠型” |
发布日期:2012-12-28 |
我市将逐步拓展社会福利保障范围,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26日召开的全市民政会议,传出多条惠民善政,包括养老床位3年后达到每千名老人32张;低保标准明年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等等。 实现社会福利制度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就是要逐步建立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元化福利需求的适度普惠型福利体系,相比传统的将目光聚焦低保、贫困对象制定相应的福利政策,转向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能享受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福利服务。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包括:优先满足特殊群体的福利服务需求,全面建立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为符合条件的高龄、独居、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加强孤儿基本生活、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保障制度安排。同时,探索覆盖实施全民的福利政策,从明年起,全民实施全民普惠的殡葬服务政策,对四类人群免除基本殡葬费用;明年起全面实施婚姻登记免费制度,将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到2015年市区对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自付医疗费用救助比例提高到80%以上;到2015年,实现全市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全覆盖,实现公办福利中心辖市(区)全覆盖,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人32张。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