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组图:丈夫车祸去世 她独自撑起留下的修车摊
发布日期:2012-11-21

 

 

 

  天色已经变暗,空中也开始落下细细的雨点,陈玉香刚干完活,站起来直了直腰。她想捋捋头发,可双手都是黑乎乎的油泥。

  陈玉香摆的是一个修车摊,如今的大街小巷,修车摊越来越少,女人修车更是罕见。

  独自撑起丈夫的修车摊

  陈玉香老家在合肥,1999年随丈夫来常州,在北环新村摆了个车摊。

  2007年9月18日以前,陈玉香只是在车摊给丈夫帮个忙,打打下手。

  2007年9月18日以后,不管她愿不愿,也不管她行不行,都只能接过车摊。因为这一天,丈夫因为车祸去世,自己和一儿一女靠这个车摊糊口。陈玉香说,丈夫走了,自己昏昏沉沉,除了哭还是哭。房东鲁锁海大爷看不下去了,老人家也不多劝,把车摊一点一点搬了出去。

  86岁的鲁锁海对5年前发生的事情还记得很清楚,“她毕竟看丈夫修了这么多年,打气、补胎应该会的,就算连这些都做不了,出去透透气也是好的。摊子,我们可以帮着照看一下。”

  于是,从简单的打气、补胎开始,陈玉香一点一点地撑起了丈夫的车摊。

  5年过去了,陈玉香现在就算碰上一辆“咔嚓、咔嚓”响的旧自行车,也能找出毛病。“老孙(陈玉香丈夫)刚走那会儿,人家喊我挑个钢丝,我都做不好,”陈玉香说,“做不好,自己收摊后就一个人躲在屋里哭,还得避着孩子们。”

  “北环新村养活了我的修车摊!”

  “你拍她做什么?曝光?小陈,你没看到他们在拍你?”看到记者的镜头对着陈玉香,买菜经过的朱奶奶很是生气。

  听完解释,朱奶奶脸色缓和了下来:“小陈不容易,有几个女人肯做这个?她收费公道,不换东西还不肯收钱,北环附近一带都习惯在她这修车。”

  陈玉香说,自己很感激北环新村,“‘她’养活了我的车摊。这几年,在街边修车生意不好,在老小区,骑自行车的人多,大家又关照我的生意。社区免了我的摊位费,还帮着办了低保,逢年过节油啊米的没断过。”

  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了,陈玉香开始收摊,这5年,她每天天不亮出摊,天暗了再收摊。

  陈玉香的女儿住单位,儿子住校,自己租的小屋十个平方米不到,堆满了各种自行车零件。丈夫的相片,被摆在床头,陈玉香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我老公很能干,我也很依赖他。他在的时候,没有他陪着,我都不会和别人交流。”

  陈玉香的晚餐,是一碗不加酱油的荒面,一点葱花也看不到。“我一个人吃不了什么,面条就够了。这几年我们家算是缓过来了,但我还得为孩子们再要加把劲。”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