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公益3年集结数千志愿者:一切为了孩子! |
发布日期:2012-12-03 |
集结数千志愿者,形成12个项目体系 左岸公益的诺言:一切为了孩子! 高大俊朗的裴伟明是常州有名的建筑监理师,可谓事业小成。然而,相识的朋友更多看到的是他业余时间的公益修炼,由他创办的“左岸公益联盟”3年已集结数千志愿者,形成12个项目体系,荣获共青团江苏省委和江苏省志愿者协会颁发的“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行动组织奖”,裴伟明个人也数次获得省级优秀青年志愿者的称号。 撇开荣誉的光环,裴伟明在常州还是一位有些知名度的文艺范儿,他浪漫理想主义的情怀时而敏感细腻如涓涓溪流,时而又旷世豁达如澎湃浪涛,并热衷于把所有的沉静与激越化为文字,见诸报端,行于博客。 文艺范儿有时是不接地气的,在一次次拒绝采访后,前不久,突然又欣然愿意就其左岸联盟直抒胸臆…… 网络上聊出来的善缘 不存心机,与人为善,这是裴伟明的家训。他说,爷爷年少时在上海学徒,掌柜的为了考验伙计,故意留一两个大洋在店角落,让伙计扫地的时候捡到,假若上交,那就留下继续学艺,不然就辞退,爷爷藉此教育他为人必须诚实。爷爷还一生乐善好施,家门口有位孤老,性格暴戾,邻居们都退避三舍,只有爷爷时常顶着恶毒的咒骂为孤老送好吃的。 午后的时光,音乐、上网写作让裴伟明感到享受。游走在网络世界,裴伟明的善良与豁达让他与许多网友结下友谊,他们中有医生、有教师、有学生、有记者、有企业管理人员、有文艺工作者,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一次,陕西网友向裴伟明发送来一组她所任教的乡村学校照片,破旧简陋的教室和孩子们乐在其中的画面让他百感交集;几乎同一时期,河南一担任小学校长的网友告诉裴伟明,她正忙着从废品收购站为学生回收旧教材和课外读物。 由此,裴伟明想了很多,并把他的感触告诉给了常州的网友:彼此既要相约品茶,结伴出游,也可以“做些更有实际意义的善事”。网友们时常在左岸公社茶馆聚会,又都有些文艺小资情结,他们的公益组织自然而然被冠名“左岸”。在法国,从紧靠赛纳河左岸的圣米歇尔大街开始,文化名人和先贤们光顾和聚会过的咖啡馆、酒吧遍布各个街区,300多年来,左岸的咖啡不但加了糖,加了奶,而且还加了文学、艺术以及哲学的精华,加了一份像热咖啡一样温暖的文化关怀,裴伟明说,“左岸”是一笔文化遗产、一种象征、一个符号、一个时髦的形容词,我们的公益工作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与左岸的人文思想合拍,我们追求人性本身的完善,关注弱势群体的物质层面,更注重这些人的精神层面和个体的心灵成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009年10月,常州左岸公益联盟正式成立,成员30多名,皆为裴伟明的好友。他们第一个行动是去敬老院,为老人包馄饨,为他们体检并进行健康讲座。 敬老、助困、助学,联盟成员倾囊施善,虽忙碌得没有头绪,却乐此不疲,他们用心做、用情做,沉浸于向社会证明他们实诚细致和言行信义的满足。 裴伟明时常回牛塘老家陪伴奶奶,一次,刚到村口就听得哭声,原来,村口修自行车师傅家的小孩戏水淹死了。修车师傅是新市民,村里住着的多数是新市民,裴伟明由此组织联盟成员花了一个月时间,深入到60多位外来民工家庭进行调研,到学校和有关部门全面了解外来工子女的教育情况等,收集样本资料,为公益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以新市民学校的孩子为对象,左岸公益联盟首先进行了学费资助活动,尤其是为即将辍学的学生送上了及时雨;联盟成员中有正衡、解放路小学、觅渡桥小学、湖塘实验小学的教师,他们与新市民学校的教师进行教学探讨,并为学校上示范课;为湖塘马家巷小学、谭市小学建立5000册图书馆,帮助光华学校、雕庄中心小学、武进九里小学进行图书更新添加;帮助蓝天三小、武进横山桥阳光小学等建立鼓乐队……同时,让大学生以及解小、局小的学生与新市民学校的学生开展手拉手联谊活动;组织心理专家走进看守所,探究少年犯的犯罪原因,为学生上生动的思想教育课,也给予牢笼中的少年犯希望和鼓励。 裴伟明说,公益有几个特点,第一是大众性,即参与方是团队,受方也是群体;第二是普及性,就是受益的是普遍社会群体,而不是单独的个人;第三是有可持续性,不是举行几场活动就终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形成更好更长远的公益模式,是左岸联盟始终的追求。 基于前期的公益实践,左岸联盟初步找到自己的定位,庄严地记录下他们的宗旨:一切为了孩子,知识改变命运!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前提下,努力改善弱势青少年群体教育环境,帮助贫困学生获得和改善学习生活条件,关注残障、智障、孤儿等青少年生存环境和心理健康状况,唤起公民社会责任,弘扬中国民族传统美德,全心全意推动社会公益事业。授人以“渔”的“渔”在此被注解为:是知识、是技能、是心智。 让公益成为呼吸的一部分 随着左岸公益联盟活动的风生水起,其影响力日渐增大,一颗颗善意之心不约而同,如期而至,联盟队伍逐步扩大到数千名成员,其中核心成员200多名。联盟设立了心理援助分会、助学分会、国学宣讲团,建东学院分队、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分队等分支机构。不仅在本地,还在新疆江苏援疆地区建立了分队进行公益活动。 善心无比宽广,不会受制于时间和空间。裴伟明的监理工程延伸到新疆乌恰,车行牧区,他看到牧民的房子都是用石块垒砌,没有窗户,砖石房里的孩子们是怎样学习的呢?他一边进屋了解情况,一边利用网络,找到了当地公益组织沙枣花助学社的负责人冰凌。两人一见如故,不久,左岸公益联盟在乌鲁木齐县庙尔沟中学,进行了左岸公益联盟新疆分会成立暨新疆助学活动启动仪式,并向这所学校初中以上学生每人送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 “让爱和阅读并行”、“志愿服务进校园”、“送孩子一件校服”、“让爱‘典’燃梦想”等,常州志愿者把爱心播撒到远疆,先后与9所学校挂钩,与40多名学生一对一资助。去年圣诞节早晨,新疆分会的志愿者们扛着圣诞树、衣服、水果、零食,踩着数十公分深的积雪,沿着看不见石子的路前往满江沟教学点,为那里的24名学生过节,当他们问孩子们最需要什么、孩子们说“能不能有一件新棉袄”时,志愿者的眼圈都红了。 继新疆之后,左岸公益联盟还将在广西山区成立志愿者队伍,安徽的一些贫困地区也主动与左岸联盟取得了联系。 爱心向四面八方发散开来,左岸联盟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目前共形成蓝天助学、阳光心灵、国学宣讲、新疆助学、爱心词典、志愿服务进校园等12项公益主题,每月集中活动的次数保持在5次以上,由他们组织开展的首届常州公益创意方案大赛、“典”燃梦想(每年向学生发放词典5000册)等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此外,左岸公益联盟还与一加爱心社等同伴达成合作关系,进一步提高公信力。 然而,左岸公益联盟这样的由民间人士业余组织开展活动的公益机构,其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满腔的热情也会受到不解甚至质疑,比如施善动机、善款管理等。谈到动机,左岸公益联盟成员并不忌讳他们的意欲:“成人达己,乐世悦心”,完全不图虚名,以至于3年来始终默默无闻,极少宣传他们的公益活动。 至于善款,刚开始的时候,联盟成员自己凑钱,凑物资,活动有了点影响之后,一些网友企业主也主动捐赠,每一笔钱是怎么花的,都让捐赠人亲自过目,征求捐赠者同意了,才开始行动。每年几十万元的捐款虽做了不少实事,但进一步扩大公益活动范围、提升活动效应还是渐进瓶颈。 为了将左岸慈善进行到底,联盟正在努力寻求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筹划申报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益机构(常州公益助学联合总会),设立专职人员进行活动协调,进一步规范台账管理、网站管理、财务管理等具体工作。正是为了实现这样的新突破,裴伟明此际才动了“凡心”,期望借助媒体鼓与呼。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