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全国组建文化志愿团队2000多支:文化之光暖心田
发布日期:2012-12-05

  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在我国已经普及到各地城乡,而文化志愿服务又是其中的一支新兴力量。目前,全国已有12个省(区、市)、近80个地级市以及500多个县(市、区)成立了文化志愿服务组织,组建文化志愿服务团队2000多支,登记在册的文化志愿者人数达30多万,文化志愿服务网络也在全国各地逐步形成。在第二十七个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全国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一批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先进典型受到表彰。

  近年来,全国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兴起。仅北京一地,除市级文化志愿服务中心外,16个区县也已相继成立服务分中心,在册文化志愿者达到27000多人;而广东、辽宁以及厦门、成都、遵义等地也都建立了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和相应管理体系。2010年以来,文化部与中央文明办共同实施了“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大大促进和带动了各地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打造品牌

  如今,我国文化志愿服务组织框架已初步建立,服务队伍主要由具有文化艺术专长、热心公益文化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组成。在开展大量文化志愿服务的活动中,他们还形成了一批不同类别、不同风格、特色鲜明的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北京密云的“暖心工程”、山东青岛的“艺润心田”和河南周口的“周末一元剧场”等活动,通过把一大批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文化服务项目送到百姓身边,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天津市和平区文化宫、辽宁省图书馆等积极探索对特殊人群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新形式,分别实施了专门为盲人服务的“心目影院”和“对面朗读”项目,让盲人更便捷地享受电影和图书带来的快乐;重庆少儿图书馆、成都图书馆实施的“小小义工真能干”和“小馆员志愿服务活动”等,搭建了孩子们假期社会实践平台,培养了他们的奉献精神、沟通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跃基层

  文化志愿服务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自我实现的价值理念相契合,体现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可以让群众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还能够让人们看到人性的光辉、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有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基层。虎凤蝶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南京紫金山则是虎凤蝶的主要栖息地之一,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2005年,南京被观测到的虎凤蝶仅有6只,这不仅让昆虫专家担忧,更让南京市民心痛。为了保护这一濒临灭绝的珍贵物种,2007年4月,《金陵晚报》集体登上紫金山,清理山上的每一片垃圾。此后,又开辟专栏,组建“金陵晚报虎凤蝶行动小组”,定期开展“虎凤蝶行动”。截止到2012年10月21日,已进行了911期,共有80378人次参加,还吸引了从政府机关到知名企业的踊跃报名。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气候峰会上,25岁的丹麦女孩特蕾西专门介绍了她在中国南京参加的“虎凤蝶行动”,将活动影响带向全球。

  提升质量

  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深入,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重点已经逐步转到增强文化产品供给和提高文化服务能力上来,但仅仅依靠现有的工作力量和传统的服务方式,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文化志愿服务能够广泛整合社会资源,弥补政府和市场文化服务的不足,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通过大舞台、大讲堂、大展台3种基本形式,搭建了内地与边疆文化交流的平台。活动开展3年来,共有20多个内地省(市)和单位组成50多支志愿团,招募2000多名文化志愿者,面向边疆民族地区开展文化服务,先后组织文艺演出450多场,业务培训2000多学时,文化展览600多天,惠及群众达数十万人次。这项活动已经成为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品牌,成为地区之间横向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典型范例。

  壮大队伍

  目前,我国基层公共文化人才队伍数量总体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成为制约基层文化发展的瓶颈之一。文化志愿服务在培训基层文化骨干、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发展文艺创作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活动。12月1日,在第二十五个世界艾滋病日,作为上海志愿文化展示活动之一的志愿者话剧《十月十八阴转晴》首次献演,这是 “都市原点剧社”推出2012年度大戏,全部由志愿者参与演出。故事呼吁社会关注艾滋病患者,放下歧视,用一颗包容的心和实际行动给予艾滋病患者更多帮助,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剧社的文化志愿者们6年多来曾推出40余场公益演出,成为沪上颇具社会影响力的民间剧社,丰富了上海的公益文化生活。

  尽管我国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明显不足。文化部部长蔡武指出,一是全国文化志愿服务总体规模还比较小,各地进展也不平衡。二是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文化志愿服务机制建设还有待完善。三是文化志愿服务保障措施不到位,各地各单位开展工作缺少必要的支持。他希望,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把文化志愿服务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内容。争取明年每个省份至少推动建立1个省级、2个市级、10个县级文化志愿服务组织。要研究出台关于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意见和实施办法,加强文化志愿服务制度设计,从关键环节入手,形成一套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文化志愿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各地各有关单位要结合各自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基础、特点和优势,创新服务内容、工作方式和活动载体,探索具有地方或行业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模式。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