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常州好事:“阳光车队”之车轮上的爱心 |
发布日期:2013-02-05 |
见到“阳光车队”队长张玉梅时,她正在客运中心北广场的出租车上客处帮乘客搬运行李,忙得满头大汗,“春运期间乘客行李多,常常手忙脚乱,即使驾驶员下来帮着搬,也很耽误时间,造成拥堵。所以,我就带几个上白班的队员专门来帮忙。”她笑笑,顺手又提起了一个大箱子。 车里的驾驶员也是“阳光车队”队员。从2月1日起到小年夜,他和上晚班的队友们每天下午4点半就准时赶到北广场载客。“一直到晚上7点,我们只做北广场的生意。”他告诉记者,“这个时间段是旅客高峰,也是出租车交接班的高峰,人多车少,我们也是为春运尽一点力吧。” 张玉梅告诉记者,去年大年夜,她和队员们在北广场一直忙到晚上8点多,连年夜饭都没吃上。 “阳光车队”从去年开始组织“把爱送回家”春运公益活动。而他们更广为人知的一项服务是“爱心送考”,自2003年车队成立时起,他们已经坚持了整整10年,接送考生近千名。 2005年高考前1个月,车队接到来自教育局的求助电话,原来,考生仇佩玉与家长都有残疾,行动不便。那年高考期间,车队定人、定车、单车接送,帮助小仇顺利完成了高考。但爱心没有就此结束,在确认小仇已考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后,队员们又决定承担起她大学4年从学校到家的接送。直至今日,车队还与她保持着联系,时常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阳光车队”的队员们分属不同公司,从最初的10多辆车、20多名队员,到现在30辆车、60名队员,依靠的完全是一颗颗有爱的心。 “参与公益服务活动要损失很多生意。”张玉梅告诉记者,去年春运期间,平均每辆车的收益减少一两千元,“但每次活动大家都积极参与。” 车队中有一个叫谢明华的“的姐”,丈夫生病没有劳动能力,还有两个孩子要抚养,但她一次不落地参加公益活动。 还有一些已经离开出租车行业的驾驶员,也不愿退出“阳光车队”。盛拯现在为经营企业的姑姑开车,但他主动提出用他的“专车”参与志愿接送农民工返乡的活动。 “每天十几个小时坐在狭小的驾驶室里,我们的生活非常枯燥。但是能力所能及地帮到别人,我们就感到非常快乐。”张玉梅说,“我们希望能为他人带来阳光。”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