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深化内涵 拓展外延 天宁区全面推进道德讲堂建设
发布日期:2013-01-05

  近年来,天宁区的道德讲堂建设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讲堂建设的有效形式,整合区域资源,挖掘身边典型,突出工作重点,不断创新模式,优化宣讲队伍,抓普及、抓规范、抓实用,进一步推进了道德讲堂建设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全区在机关、社区、村、企业、学校、共建部队等不同类型区域的152个单位中建立了道德讲堂,建立市、区级道德讲堂示范点22个,开展各种形式的讲堂2000余场,受众10万人次,在道德讲堂上选树了百名身边好人,培训了310人的宣讲员队伍,主持人180人,涌现了区人社局、经信局、法院、红梅街道等优秀组织单位。

  一、抓普及,夯实道德讲堂建设基础。

  强化领导:将道德讲堂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列入全区三十项重点工程,在专门的领导班子推动下,多次召开工作例会、推进会,花大力气推进道德讲堂建设。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在全区性的会议上多次提出要求,要求全区上下着力建设道德讲堂。

  明确职责:明确七大牵头部门的工作职责,确立三大目标:建好百所道德堂,夸夸千名身边人,赞赞万件身边事。年年落实道德讲堂建设指标,每半年进行一次汇报督查。区机关、街道、社区(村)三级联动,分类开展,统筹推进。开办了“城管论坛”“清风法庭”等机关道德讲堂,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听松楼”餐饮道德讲堂,红星集团、华利达等企业道德讲堂,博爱小学等学校道德讲堂,北环社区“德伴人生”等社区道德讲堂,朝阳村“道德读报会”等村镇道德讲堂。双拥办和人社局等开展的“军民共建讲堂”和“新市民道德讲堂”也不断深化和推进。同时,典型培育也成效明显,全区大力开展身边好人评选,210人进入了区级好人榜。王德林、尤辉等典型意义不断深化、王德林被评选为全市十大道德模范,被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尤辉被省级媒体集中报道,新典型不断涌现:林建利、翁雪坤、周朝晖被评为全国身边好人,牟建民、杨文娟等5人进入今年的全市好人榜。

  加强考核:将道德讲堂建设纳入到了精神文明建设考核中,并与年终综合考核挂钩。纳入到了文明单位、文明社区考核之中,实行一票否决。社区道德讲堂建设还与和谐社区考核相结合,道德讲堂的考核结果直接影响社区的考星评级。

  到目前为止,全区建立了152所道德讲堂,实现了机关、学校、社区、村全覆盖,条件成熟的企业也基本建立了道德讲堂。

  二、抓规范,提升道德讲堂建设水平。

  以“六个有”为基础即有组织、有制度、有台账、有活动、有队伍、有氛围,着力实现道德讲堂的制度化、规范化。

  制度明确细化:根据实际情况,每个道德讲堂要做到五个必须:必须每1-2个月开展一次活动,必须有十人以上身边好人典型,必须有背景有氛围,必须有台账,必须有自己的宣讲员队伍。

  培养骨干人员:道德讲堂的组织、宣讲、主持都离不开人才。全区建立上至街道机关下至各社区(村)企事业单位、各车间班组、各村民小组的一套完整的宣讲员、主持人网络。随着道德讲堂建设的不断完善,定期对道德讲堂的组织者、宣讲员、主持人进行培训,使之不断成长成熟。培训了310人的宣讲员队伍,180人的主持人队伍,能熟练掌握讲堂流程的主持人达到80人,其中李文雅、夏云秀、何中跃、谢林林等在全国省市区道德讲堂观摩活动中多次主持宣讲。

  台账示范推广:台账建设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得分点,也直接关系到道德讲堂建设水平,我们在北环社区打造示范台账,在封页、目录、内页的流程化方面及有声资料的保存上都做了明确要求,形成范本,并在全区进行推广。

  三、抓实用,打造道德讲堂“四位一体”新格局。

  道德讲堂的生命力体现在道德讲堂的实用性上,我们在讲、听、学、干四个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努力形成道德讲堂“四位一体”的新格局。

  优化流程:在唱歌曲、诵经典、学模范、发善心、送吉祥五大环节,突出仪式感、亲切感,同时,结合本单位实际,自主设计流程,增强教育效果。比如:清二社区在发善心环节延伸出“百家议”:通过楼道小组长“管家婆”杨梅英的事迹,引导大家对如何培训社会公德,搞好老小区的物业管理开展辩论,将学身边好人,进一步拓展为建设和谐小区的大讨论。华利达公司在送吉祥环节,延伸出最美笑脸环节:将企业各车间的身边典型的工作场景和笑脸配合励志歌曲进行展示,进一步增强了感染力和员工凝聚力,该企业的外来职工返城率高达95%以上。

  丰富载体:以报告、展示、自我宣传、辩论、评选、践行等多种形式创新活动载体。文笔塔社区的“文笔论坛”将课程内容菜单式地供居民选择;丽一社区的“阳光道德QQ群”用网络向社区未成年人传播道德;浦南社区开展文明行为PK会、编写敬老“三字经”,清二社区、朝阳村评选十位身边好人,以花园道德长廊的形式弘扬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红梅街道创作和宣传各类道德歌曲,夏云秀创作了《创建文明常州城之歌》。

  践行道德:志愿活动是“知行合一”最好的结合点,天宁区成立了全市首个道德讲堂实践基地,即一加爱心社志愿者服务中心,将市精品示范点―――北环社区道德讲堂与其相呼应,在道德讲堂上听过王德林事迹后,再到志愿者中心进行实地体验,同时进行志愿者的现场招募,使道德讲堂形成了讲、听、学、干四位一体的道德教育格局。自去年9月成立以来,基地接待了来自全市全国的上万人次参观,很多干部群众深受鼓舞,现场登记注册,加入了一加志愿服务的行列。同时,我们把天宁身边好人、文明交通志愿者、文明宣传员等先进事迹搬上讲堂,号召更多人走进讲堂,参与道德实践。近年来,有1000余名新成员加入到一加爱心社,新增居家养老志愿者1500余人,万余人次参加了文明交通志愿行动。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