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道德讲堂”走进高校 2013实现全覆盖
发布日期:2013-01-07

 

 

 

 

  1月6日,全市高校(学生)道德讲堂现场推进会,在江苏理工学院举行,就此拉开我市道德讲堂走进高校的帷幕。全市11所高校的道德讲堂负责人和学生共计300余人观摩了江苏理工学院的道德讲堂示范课。副市长王成斌出席并讲话。

  江苏理工学院道德讲堂按照“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的“五个一流程”,分享了该校两位同学的感人故事:朱晓贺同学面对家庭的特殊困难,毅然带着弟弟上学,用略显稚嫩的肩膀,勇敢地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刘莉同学在坎坷的命运面前,乐观自信、奋发向上,努力学习、充实自我,同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热情奉献他人、尽力回报社会。他们身上所体现的自强自立、向上向善、感恩担当的优秀品质,代表了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

  王成斌表示,推进高校道德讲堂建设,是深化全市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不断提升师生道德素质和校园文明程度,加快推进常州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必要举措。

  王成斌认为,全市高校道德讲堂工作,要在三个方面高点定位、大力推进:一要立足高水平建设。高校是教育高地、科学高地、文化高地,也应该成为名副其实的道德高地。全市高校要全面推进“道德讲堂”建设,成立专门工作班子,精心布置讲堂阵地,经常性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争取在新的一年实现市域范围内高校道德讲堂的全覆盖。二要促进全方位融合。在“道德讲堂”的拓展延伸上,全市高校要多下功夫,与日常教学科研有机结合、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衔接,广泛开展“感动校园故事”、“感动校园人物”等遴选推举活动,积极发掘身边典型,让更多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先进人物涌现出来,通过道德讲堂的辐射,在菁菁校园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三要倡导多载体践行。道德内化于心,躬身践行是实现的最好途径。当前,全社会高度关注志愿者工作,为青年人提供了很好的尚德扬善平台。全市高校要广泛动员、广开渠道,组织大学生参与到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中去,在点点滴滴、具体实在的行动中塑造道德素养,展现青春风采。

  会上,江苏理工学院道德实践基地揭牌,西仓桥小学成为该校大学生开展支教活动的基地。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