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独居27年的87岁沈老太,收到20位网友的礼物
发布日期:2013-01-16

  武进区前黄镇杨桥老街43号,是一幢三层的三进院式民房,房子老旧。87岁的沈巧英,守着满屋子的垃圾,独自生活了27年。

  1月13日,20位网友来到她家,收拾屋子,为她理发洗澡,送来御寒的衣被,订下“常过来看看”的约定。

  87岁的独居老人,靠捡垃圾为生

  沈奶奶是泰州靖江人,今年87岁,文盲,27年前丈夫去世后,她一直独居。

  一年前,网友王先生在拍摄杨桥老街时,无意中发现了沈巧英老人。“她家房子很大很破,就住了她一个人。家里堆满捡回的垃圾。经常一个人坐在门口发呆。后来我再回杨桥,发现她还是那样生活着。也许是一个人太久了,太想有人陪伴,见到我很开心。”王先生把沈巧英的情况发上网,不少网友表示要去看看她,关心一下她的生活。

  1月13日上午9点,雨雾蒙蒙。20位网友来到沈巧英家时,她正坐在门旁的矮椅上,面色憔悴,花白头发垂肩。头上戴着脏的掉色的红色毛线帽,零下的气温,还穿着单袜和单鞋,冻得整个人只能蜷缩着。邻居说,这些袜鞋帽都是从垃圾箱里捡来的。

  老人的生活,孤独而艰辛。为了省顿早饭,她每天很晚起床,没菜就去垃圾箱里捡些豆腐乳空瓶,汤汁倒出来拌白饭。毕竟87岁了,她坐了十几分钟,刚站起来就打趔趄,离开拐棍连路都走不了。

  网友齐动手,为老人打扫屋子

  初到沈巧英家,有两种感觉:空和满。

  以当今家庭必需品来看,她家很空,一无所有,除了床桌椅,惟一的电器是一台80年代生产的电视机,还是坏的。电灯很暗,好几面墙裸露着砖块,连水泥都没糊。

  家里最满的是各种各样的垃圾和灰尘:所有的天花板和墙壁上,都挂着蛛网;没玻璃的窗户比有玻璃的多,挂着毡布遮风挡雨;衣架上挂着落满灰尘的衣服。一楼和二楼的房间里堆着大编织袋装好的各类垃圾:瓶子、废纸、木头等,全堆成了小山。

  沈巧英苦笑着说,这些垃圾是她27年来的“收藏”。原想卖钱,但因自己不识字,不知道什么能卖,能卖多少钱,又没人帮她,渐渐的,越堆越多。

  这么脏怎么住!男女网友齐上阵。直到天黑,垃圾才全部运走。卖垃圾换来的几百块钱,全留给了沈奶奶。

  女网友们还把沈巧英的床清洗了一遍:发霉的蚊帐换成崭新的床单,油腻的被褥换成新买的绒被,破衣旧衫换成新衣新裤。一位电工师傅还自带工具,修理了电线,安装了节能灯。沈巧英拄着网友送的拐棍,从一个房间转到另一个房间,笑容没有停过。

  网友和她约定,过年期间还会来看她

  一位做美发师的网友还自带刀剪,替沈巧英剪了个三刀头。她开始不肯,推说自己夏天会自己剪头发,冬天留长点能挡风。看到网友用新毛巾给她洗头,沈巧英哭了:我有旧毛巾用。直到剪完头发,看着镜里的自己,她眼里挂着泪,嘴角却是翘着的。

  网友“萨妮”是沈巧英的靖江老乡,也是嫁到常州的媳妇。得知沈巧英的境况,十分心酸,她早上5点就从百丈开车赶到杨桥,准备了热水袋、袜子、棉鞋、棉被等,送给沈巧英。她说,今后会带孩子和家人常来看看沈奶奶,用家乡话陪她聊聊天。

  开手机店的网友晓春,则为奶奶准备了爱心手机和号码,每位网友都记下了沈巧英的号码,只要接到电话,大家都会尽力来帮忙。

  网友们向沈奶奶保证,过年前,还会再来看望她,让她的这个春节不再孤单。

  村民也说,沈巧英的丈夫和前任妻子有个儿子,现住南京,和沈的关系不融洽。自从沈巧英的弟弟过世后,就再没人来看她了。27年来,这还是头一回见到老人笑这么开心。

  前黄镇政府得知沈巧英的情况后表示,会在政策范围内为她提供一切便利服务,让她在此安度晚年。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