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感动常州好事:家庭医生“扫楼”服务5169人
发布日期:2013-02-08

 

  “这几天头晕。”天宁区翠苑公寓的陈留英阿姨打电话给自己的家庭医生宗白鹤。宗医生上门为她量了血压,并且连续两周测量,最终确诊55岁的陈留英得了高血压。

  宗医生为陈留英建了份健康档案,并对她在饮食方面和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一一指导。

  陈留英受惠的是天宁区去年6月在全市率先启动实施的家庭医生制度。居民生了病,或者感觉不舒服,直接打电话给自己的医生,很快医生就会上门做一些简单检查,然后给出治疗意见。

  “家庭医生”的主要模式是:由全科医师、护士、公共卫生医师组成固定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与居民家庭签订《健康服务协议》,并通过与居民建立相对稳定的服务关系,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健康责任制管理服务。

  天宁区卫生局局长丁显平说,家庭医生是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团队的一员,作为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要直接与居民签订服务协议,全面掌握居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内容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慢性疾病患者管理服务、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传染病管理、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免疫接种、妇女儿童保健、转诊和预约服务、上门医疗服务等。“当前签约的居民主要以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孕产妇、儿童为主,今后将逐步向社区全体人群延伸。”

  “过去只为60岁以上高血压、糖尿病人建立健康档案,现在只要是常住人口,都要建档。”这样一来,宗医生的服务对象一下子从1160多人上升到了5169人。“工作量很大,所以每天下午我就去‘扫楼’,挨家挨户跑。”宗医生说。

  据介绍,天宁区3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托组建的100余支全科服务团队,2-3人一组,分片包干,走村入户,深入社区,深入居民家庭。今年将在社区、楼道内公开家庭医生的姓名、联系电话、监督电话,居民的满意度将是考核家庭医生的重要指标。

  竹林村委宁家塘82号的卞坤荣师傅激动地说:“这真的是一件好事情,坐在家里就可以享受医疗服务,政府可真是为咱老百姓干了件大实事。”

  截至去年年底,天宁区已签约20149户家庭、75149人。“最终,要逐步实现‘户户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这一目标。”丁显平说。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