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接送血透病人 唤来龙城一群热心的哥 |
发布日期:2013-04-01 |
3月29日早晨6点10分,一辆出租车缓缓停在江南春晓小区门口,绿色的车身在灰蒙蒙的天色里现出一抹亮色。 3月28日,本报报道了一位母亲的心事:她为了给患有尿毒症的女儿挣医药费,每天要打两份工,但是就没法陪女儿小郑上医院做透析,为此她向本报求助,要找位爱心的哥接送。见报当天,就有好几位的哥联系上了她们,表示都愿意帮一把。结果被第一个报名的武进顺发的哥夏鹏抢了先。从昨天开始,揽下了每周接送小郑的活儿。而且,他不肯收车费。 怕路上堵车,头一次提早了20分钟出门 昨天是第一次接送小郑去二院透析,夏鹏特意提早了20分钟,5点40就从清潭的家里出发,一路从长江路经过飞龙路、泰山路到江南春晓。“今天是第一次接,担心路上堵车,就提早出门,顺便观察下路况,以后就有数了。” 社区工作人员放心不下,这次特意陪她一起去医院。一见面,夏师傅就把写有自己联系方式的纸条塞进了小郑的手里。“以后有需要,就给我打电话。” 小郑每周一、三、五都要去医院,以往她是自己出门,先坐46路到万福桥,再转53路,路上要花近一个小时。小郑说,“一到家门口,就感觉两腿发软,整个人要晕过去一样。” 小郑比较内向,一路上话都不多,倒是夏师傅很热情。他说自己性格比较开朗,在义务接送的同时,也想帮着开导开导小郑。“大家不用拘束,都是70后,多聊聊,以后就是朋友。” 默默帮助他人,是要向“好的哥”张志刚学习 夏师傅是70后,经历丰富而健谈。他说,自己做过计算机行业、当过销售,也做过城管,开出租车,才两年多。 之前,夏师傅并没有类似帮扶的经历,这次的爱心举动,他的公司、家人也都不知道。“不需要刻意去说,有时候想做就去做,不一定要公司委派。” 夏师傅说,这两天,“好的哥”张志刚的感人事迹在他们整个出租车行业流传开来,“他跟我还是一个公司,又是同行中的榜样,我这是向他学习。” 夏师傅从媒体上得知小郑家的情况,和小郑母亲联系上时,就表明不收费,义务接送。“如果要收钱,我也没必要来了。小郑出门手一挥就能打到车,我联系她们,就不准备收钱。” 夏师傅是日班的哥,按照规定,早晨4点半交接班。由于这时段路上打车人较少,以往都是接近6点才出门,正好能碰上早高峰,拉客很方便。 如今早高峰的时间段要去接小郑,每次从清潭出发,到江南春晓,再到二院,中午再接回,粗略算算,车费也要70多元。但他不介意。“这点钱对我来说,油门踩勤一点,少休息一会就挣回来了。” 医院的血透病人很多,有人接的却不多 7点不到他就把小郑送达目的地,看着她进血液净化中心,夏师傅才把车开走。“结束前记得打我电话,我过来接你。”临走时还不忘特意关照。 二院血液净化中心门前的保安陈师傅,并不是第一次看到爱心出租车。陈师傅知道的,就有另一家巴士出租汽车有限公司,队长姓沈,一般上午接3个病人,下午接4个,有时候自己来,有时候喊同事来。 “但一般都是二、四、六来接,一、三、五送血透病人的,好像还是头一回看见。”陈师傅说。 “这里的病人最需要爱心车了,他们浑身的血过滤了,从机器上下来没有力气,出来一点都走不动。”陈师傅说,尿毒症病人本身干不少什么活了,挣不到钱,每个月还要花不少钱,普通家庭为了治病,一般都舍不得打的。“像这样的爱心车队,社会上要多一点。希望这些爱心驾驶员能继续发扬下去,不要半途而废。” 如果正好有事,无法接送小郑怎么办?夏师傅说,单位里还有很多兄弟,“真忙起来,我会把这个事告诉他们,他们一定会来帮忙。”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