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学雷锋在行动:农妇义务为村民理发34年
发布日期:2013-03-05

  在武进区雪堰镇新康村委鱼池上村民小组,有一位63岁的农妇翁玉芳,免费为村民理发,一直坚持了34年,被当地村民传为佳话。

  上世纪80年代初,翁玉芳家里并不富裕,村里离镇上理发店又远,翁玉芳于是乘车到常州市里花20多元钱买了一把理发剪和一把削发剪,回来摸索着给女儿剪。让她没想到的是,女儿清清爽爽的“童花头”吸引了同村玩伴家长的目光,很快就有好奇的妈妈带着女儿找上门理发,翁玉芳也没想太多,拿起剪子就剪,剪好后分文不收。于是,翁玉芳理发手艺不错还不收钱的事儿就一传十、十传百,就连外村的村民也来找她理发,翁玉芳都悉心服务从不收钱。

  理发时间长了,翁玉芳对自己的要求也高了。有时,翁玉芳到镇上办事,看到有时髦女子理了个漂亮的发型,她会默默记在心里,回来后照着理;逢年过节有客人到家里,遇到自己喜欢的发型,翁玉芳会拉着她聊天,聊完天发型怎么剪就了然于胸了。

  翁玉芳的理发对象基本都是女性,从30多年前的中老年妇女和女童到如今清一色的中老年妇女,也体现了时代审美观的不断变化。说起这个,翁玉芳有点不好意思:“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女孩子的发型比较简单,大都是理‘童花头’或者是扎辫子,现在的女孩子对发型要求越来越高,要烫发、染发等我就不行了。”翁玉芳说,她的女儿成年以后就不要她理发了,“只有对发型不怎么讲究的中老年妇女,还是我的忠实‘粉丝’。”她告诉记者,虽然现在找她理发的人比以前少了,但只要有人来,她还是一律免费。

  翁玉芳20多年前从村办厂离职后一直在家务农,丈夫在一家私企上班,家境一般。许多村民说,现在外面理个发都要几十元,你哪怕收人家3元、5元,别人也不会有意见,但翁玉芳总是这样回答:“我帮别人理发是一种兴趣,乡里乡亲的,我不图回报。”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