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常事说常理:汇聚道德正能量将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
发布日期:2013-04-02 |
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推进此工程说慢也慢。核心价值观要得到全社会公认,深入到各个角落,覆盖到方方面面,化为形影不离、无所不用的标准规范,往往需要一个漫长过程。今天大家还记得的“仁义礼智信”,就经过了封建宗法社会的千年灌输,“修齐治平”的反复锤炼。 推进此工程说快也快。非常时期的特殊社会存在,相对比较容易凝聚和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也就比较容易统一核心价值观。比如,拯救民族危亡——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当前的社会存在是,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改革进入攻坚期,发展方式进入转变期,社会矛盾进入多发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期。既强烈地需要凝聚和形成共识,又因多元多样多变而难以凝聚和形成共识。阳春三月莺飞草长,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对什么是核心价值观,自然也难免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落实,就要因势利导,锲而不舍,急不得,也松不得,主要是松不得。 有 3个问题需要注意。 第一,核心价值观要有包容性、覆盖面,才能渗透和落实到社会各层次、各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4个层面,既是国家整体、民族整体的追求,也是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追求,理论上应该可以成为每一个体、每个公民的追求。而一旦深入、内化到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特殊群体,就会像绚丽的阳光折射出五彩光芒,展现出不同的基本价值观。范围小一点,核心价值观的特殊性要求就相对多一点;范围大了,核心价值观的普遍性要求就相对多起来。范围越大,存异的东西就越多。全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当然是要“求同”,但覆盖面越大就越要有包容性,有必要的“存异”。只有处理好特殊性与普遍性结合、求同与存异结合的问题,才能成为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要素的核心价值观。 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基础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个倡导为落实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标准航向。 社会进步,无疑需要先进阶级的政治主张来引领。当代中国要进步,无疑需要以先进的、科学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指导和引领。先进性是方向,是旗帜,当然应成为“核心”。但核心只能寓于整体之中,核心不能取代整体。没有核心的整体,成何体统?遍体皆为核心,就没有核心。先进性要放大为全民、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只能寓于其中,而不能因为其特别重要,就简单划一地取而代之,或形式主义地名而状之。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国家层面,使核心价值观与我们的事业紧密相连;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社会层面,使核心价值观激发社会活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个人层面,使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厚德载物”的基本主体。这就最大限度地包容了各个方面,把具有先进性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融于全社会共同价值观所需要的包容性之中。 第二,对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道德沦丧、诚信缺失现象,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如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就没有说服力、生命力。 市场经济中的每一个“经济人”追求利润都难免导致金钱至上,把精神、信仰物化,把诚信、道德抛弃。我们要面对在资本营利和个人谋利这两个“起点”被启动、激活后,人们如何提高自我约束力和道德水平的实际问题。诚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思所言,一个有效率的市场制度,除了需要一个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还需要在诚实、正直、合作、公平、正义等方面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这个市场。 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市场伦理”,把“资本”的冲动与“诚信”的建构成功结合,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我们要提升常人,提倡善人;也要教育小人,改造坏人。鉴于日常的、多数的是常人,要做的“常事”,就是勤勉做事,平实做人;要说的“常理”,就是守信光荣、失信可耻。 10人中 9人缺德,不是德不好; 10人中 1人有德,就是德尚在。总得使有德的人多起来,总得让道德的土壤厚起来,总得让全社会有更多的“正能量”。古人说“厚德载物”,其实“厚德”,才能承载市场经济。 第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落实,既要有科学论证、理论先导,也要靠敬畏心来支撑。 有了敬畏,才有自律。马克思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只有道德主体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完成他律向自律的转化,才能成为有效的道德规范。有了自律的基础,相互的他律——道德规范,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才有实施的可能。 对全体人民一体遵循的核心价值观,各级干部、共产党员都得有敬畏感,以此为准,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共产党人敬畏人民,敬畏人民之所向往所遵循,率先垂范,自觉践行。“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譬如北辰,众星共之”。蔚然成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难在全社会落到实处。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 叶小文)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