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校园的美第2站:体验兰陵中学“午餐文化” |
发布日期:2013-04-02 |
作为一所新村学校,兰陵中学将吃饭当作素质教育抓,在15分钟的学生午餐上下足功夫,通过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学生的小组合作,打造兰中特有的“午餐文化”。 四菜一汤,荤素搭配,7元一份,4月1日,记者现场感受了一下该校的午餐文化。11点,食堂师傅将准备好的饭菜,送到教室门口。11点半,学校准时下课,班主任进入班级,组织学生就餐。教室里,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有专人负责打饭、发菜、舀汤,播放音乐和视频,其他学生安静地坐在位置上,观看《一站到底》、《百家讲坛》,现场竟然有序。整个过程15分钟,午餐完毕后,学生再次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有序地将餐具放入指定的筐子,碗筷、调羹,分门别类,再由学生抬到餐厅指定的位置。一名班主任告诉记者,学校定期发“添菜添饭意见征求表”,根据学生饭菜的剩余情况,及时调整分发到每个班级的饭菜数量。饭菜送到教室后,每位学生按自己的饭量盛取汤、饭,很少会有饭菜剩下,“来学校收泔水的师傅向我们抱怨,泔水越来越少,猪都快快养不活了”。 该校王舜吉校长介绍,午餐既是学校管理的常规项目,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载体。学校希望通过午餐文化的营造,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农夫、食堂师傅的艰辛;做到勤俭节约、不浪费粮食;通过就餐时的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互帮互助、相互关爱;通过就餐时观看视频,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没有现代化的餐厅,兰陵中学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地,打造特有的“午餐文化”。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目前,全校600余名学生中,只有3名学生不在校用餐。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