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武进区好人刘国良:这副担子你来挑
发布日期:2013-04-22

  刘国良,武进区行政服务中心一名极其普通的工作人员,今年41岁。说他普通,因为和80多名中心人一样,刘国良每天坚守三尺窗口,用微笑和真诚感动着每一位办事群众。

  勇挑重担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区各部门都非常重视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建设。年过不惑仍担任副科长的刘国良,此时心里最大的愿望就是“安安稳稳、定定心心”。

  可是,形势的发展出乎他的意料。2009年区机构改革,新成立的人社局在中心设立窗口,作为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重要窗口,新窗口面临着繁重的工作任务。领导找他谈话:“这副担子必须你来挑!”刘国良很清楚这副担子的分量,但在领导明确的态度面前,他二话没说,接受了这个挑战。

  他加班加点起草窗口制度、制定工作目标、确定详细步骤;梳理进驻项目、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在他的带动下,人社局窗口在2010年底被评为红旗窗口,个人也被评为2010年度先进个人。今年一季度,窗口又办理事项200多件,回复网上咨询300多件、电话咨询2000多人次。在社会满意度第三方测评中,群众满意率达100%。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每次面对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刘国良总是力求做到完美。同事们评价说,刘国良的可贵,在于不挑肥拣瘦,处处专业。

  在窗口工作,要面对成百上千的群众,回答各种各样的咨询,有的问题是自己工作范围内的,有的问题自己压根就没听说过。看到群众投来信任的眼神,“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感”油然升起。为了不辜负群众的信任,刘国良总是千方百计接触更多的知识,以便于帮助群众解疑答惑。他啃书本、找资料、学专业,横下一条心,不成行家不罢休;他请教行家里手、学习政策原文、翻阅前人资料,铆足一股劲,不做最好不甘心。他学习的内容几乎涉及到与群众有关的所有审批事项,对于群众特别关心的社保、就业等政策,更是烂熟于心。凭着一腔服务群众的热情,刘国良每次都能让群众满意,久而久之,群众都知道中心有个“老刘”,前来找他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

  刘国良还清楚地记得,今年3月份的一天上午,一对老夫妻来到中心左看右看,不知要到哪个窗口,正在回答群众网上咨询的刘国良站起身来,让座、倒水,微笑着问老人有什么事。原来老人的农保卡丢了,不知道到怎么补办?这本来不属于窗口办理业务,他也可以不予受理,但那“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这时,刘国良日常积累下来的知识发挥了作用,只见他详细地写出了办理手续、所需材料、联系电话、办公地点及公交班次等内容,并画了一张简易的路线图交给老人。看着老人高兴而去“心里很高兴”。在随后的几天里,刘国良还电话跟踪办理情况,这让老人“非常感动”,特意打电话到中心点名表扬了“老刘”。

  春花秋月,赏心乐事,酷暑严寒,勤勉辛苦。刘国良永远像一团火,温暖着、感动着前来办事的每一位群众。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