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青龙街道青竹苑社区组建“和协员”队伍
发布日期:2013-05-17

  日前,青龙街道青竹苑社区召开了2013年度社区“和协员”专题会议,对该社区刚组建的17名“和协员”提出希望和要求。组织社区党员和居民骨干成立“和协员”队伍,并在5大社区组建和谐促进会,是青龙街道在社区建设中一项新探索,也是在精细网格化管理上一项新举措,旨在编织一张扎根社区、真情服务的社区管理网络。截至目前,全辖区已拥有“和协员”162名。

  “和协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实行80户分片网格化包干制,定期走进居民家庭,实现政策宣传“零距离”,公共服务“面对面”。社区也将提供规范化的“和协员”培训平台,加强队伍业务素质培训,让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社区工作者作为“和协员”的导师,教业务、传经验,使和协员“走进一个门,能办多件事”,真正成为社区信息员、民事调解员、文明创建员、政策宣传员、安全监督员和为民服务员。

  做好社区精细化服务,是青龙街道组建“和协员”队伍的最大特色。基于此,社区和协员必须做到三个“六”,即:“六必到”、“六必访”、 “六必报”。“六必到”即指:居民思想波动必到、居民生活困难必到、社区突发事件必到、社区志愿服务必到、邻里矛盾纠纷必到、邻里守望互助必到,使社区居民的困难能在单元、楼栋内第一时间解决。“六必访”即指:困难群众每月必访、独居老人每月必访、残疾人每月必访、失业人员每月必访、外来特殊人员每月必访、重点帮扶人员每月必访,为这些人员提供个性化服务,并实时掌握社区居民动态。“六必报”即指:公共设施损坏必报、发现新增违章搭建必报、外来人员流动必报、居民重病住院必报、安全隐患必报、不稳定因素必报,以此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通过社区网格管理服务体系的完善,管理服务准则的确立,社区和协员就像一面流动的红旗,飘扬在社区的各个单元楼道中,拉近居民距离,提升社区形象。

  和协员在做好社区精细化网格服务的同时,也努力将居民大事小事一“网”管尽,“网”罗民生,“网”聚民心,把社区管理、服务做得更实更细。通过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赢得居民信任,激发社区活力,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使青龙街道社区建设呈现“五个好”:治安好、环境好、物业好、服务好、风尚好。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