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区“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点滴关爱 温暖人心 |
发布日期:2013-05-22 |
用爱心点亮希望,用行动温暖人心。今年5月19日是全国第23个助残日,为了迎接助残日的到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弘扬社会“正能量”,5月15日至18日,市四中初二年级组开展了“点滴关爱 温暖人心”的募捐活动,走访了河苑社区的三户困难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慰问和捐助。 5月10日《常州晚报》的“温暖常州 周末关爱”栏目刊登了戚墅堰河苑社区的10户困难家庭的情况及他们的心愿,这些内容一下子深深地牵动了市四中初二年级全体师生的心。他们在年级组内开展了募捐活动,得到了大家的热情响应,师生共募得善款两千多元。同时,他们积极与河苑社区取得了联系,确定了邓秀红、朱崇德和蒋亚妹三个家庭作为其走访帮扶的对象。 5月15日,初二1、2班的部分同学和班主任老师来到是朱崇德家中,送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在5月16日这个雨天但又充满温情的日子里,初二5、6班的班主任和团员来到了邓秀红女士家中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一场车祸,夺走了他们一家的健康和幸福。在邓女士家中,他们仔细询问了她家的生活情况与她孩子的学习情况,并在最后送上了慰问品和慰问金。钱虽然不多,但这是一份希望,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传承。这份承载着两个班级师生情意的捐款能给身体残疾的邓女士带去一个甜美的微笑。 蒋亚妹阿姨今年61岁,独子在新加坡求学,老伴中风瘫痪,智力有残疾,而自己又因小儿麻痹症,腿脚不利索,所以她难得出门。其实,蒋阿姨是个喜欢热闹的人。所以她不仅仅需要物质上的资助,还想找个聊天的伴。市四中初二3、4班的学生代表和班主任老师特意选择了5月18日(周六)上午去她家,可以有充裕的时间陪她聊天。更多的话题都是围绕她儿子展开的,谈到了儿子的乖巧懂事,谈到了过去生活的艰辛充实,阿姨眼中闪动着泪花。因为那是阿姨一家精神的支柱,同时也给四中学子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此次活动也是市四中践行“五常教育”,践行“仁爱”,进行以人为本教育的一次生动形式。通过在生活中帮助残疾人,弘扬了中华民族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既培育了关心他人、扶助弱者的爱心,同时又是一次社会道德和拼搏精神的自我教育。 #p# 2013年5月19日是第二十三次法定“全国助残日”,根据市教育局文件精神,戚实小开展“折翼天使”圆梦行动。 “我叫杨某,今年13岁了,我特别想要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童话书”。这是一个平时特有礼貌,特爱笑的女孩对我们大队部陈老师说的一句心里话。也许你也在疑惑,为什么一个13岁的女孩还想要一本童话书? 杨某,是戚墅堰实验小学辅读班一名特殊的孩子,这个班里现在和她情况比较相似的孩子有7位,他们因为先天发育的原因,身体都有一些不健全,但他们求知的心情和一般的孩子是一样的。当学校大队部和团支部一得到孩子们这样渴望读书的心愿时,立即承担下了满足他们心愿的任务。 5月16日上午,戚墅堰实验小学团支部为辅读班的孩子们精心挑选了一批精美的漫画书和故事书,并送到辅读班的孩子们的手里。为了能让他们看懂书,团员们选择的故事书和漫画书都注有拼音和插图,而且内容丰富,这次活动完成了孩子们这小小的心愿。在赠书的同时,团员青年们还和孩子们一起翻开了这崭新的书页,一同阅读精彩的故事。 本次赠书活动只是校助残周系列活动之一,通过此次活动,完成孩子们的心愿,让残疾学生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和温暖。 #p# 为了迎接全国第二十三个助残日的到来,让社区残疾人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近日,戚区圩墩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河苑社区共同组织开展了“爱心手牵手,同在蓝天下”主题助残活动。活动中,社区残疾人徐腊梅的现身演讲怎样勤俭持家;戚区盲协主席曹建心的原创作品《打开心中的窗》诗歌吟诵出残疾人的心声;助残志愿者张军的口琴独奏《洪湖水浪打浪》将活动推向高潮。社区助残之星--新时代超市的冯友根经理向残疾人朋友伸出了关爱之手,捐助了1000多元的生活用品。在活动现场,团队医生刘奇铭与助残志愿者结对,签订协议,长年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希望用我们的行为给残疾人士送去快乐和温暖,同时影响更多的人员参与到扶残助残的行动中去。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