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好人故事:“20年前,是王延花救了我一条命”
发布日期:2013-05-23

  22日下午1点,60岁的周建新师傅打电话到晚报热线找记者“报料”:“特别感谢你报道王延花的事迹,有一件事我埋在心底20年了,虽然王延花不让我讲,但我特别想利用这次机会告诉你,20年前,是王延花救了我一条命。”

  下班途中摔成重伤,昏迷7天又失忆十多天

  醒来后得知,是王延花把他送到了医院

  “那是1994年的1月8日。我把这个日子记在心里,已经记了20年,因为这是我获得第二次生命的日子。”今年已经60岁的周建新师傅回忆说。

  1994年1月8日下午6点,40岁的周建新开着一辆摩托车,从常州染料化工厂下班回家。

  “当时,同济桥在建,许多人只能从同安桥这个步行桥回家。同安桥又高又陡,上坡还没什么问题,下坡时就非常危险。”周建新说,当他自南往北从同安桥下坡时,天已经非常黑,桥下的情况根本看不清,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车子飞速地下坡后就摔了出去。

  周建新昏迷了整整7天,又失忆了十多天。“之后的所有事,全是我醒过来后,我的主刀医生、领导以及家人告诉我的。”

  周建新的主刀医生告诉他,送到医院时,他的瞳孔已经放大,再晚几分钟送过来,就没救了;周建新的领导和同事告诉他,是戚机厂的团委书记王延花从他的身上找到了工作证,想方设法打电话通知到他的单位领导和家人。一直等他身边有了人照顾,王延花才悄悄回家。听说她家里的女儿才3岁,等妈妈回家已经很着急;周建新的妻子告诉他,那天正是星期六,医院、单位一时都找不到人,是王延花为他挂号、垫钱做CT。之后还打了无数次电话,终于找到了他单位的值班书记,并且在家人还没有到场的情况下,让书记果断地签字动手术。

  “我去医院的时候,他已经在手术室里动手术了。医生和护士们听说他是被王延花这个路人送到医院抢救的,都被她感动了。”周建新的妻子说。

  “一直到现在,我的头上还有一块地方没有头盖骨。”想起20年前,和死神擦肩而过的那几分钟,周建新师傅至今心犹余悸。

  想请她吃饭答谢,被婉拒;悄悄送她沙发,被退回

  每次带一样东西上门感谢,总会带两样东西返回

  “滴水之恩,尚求涌泉相报,更何况是素不相识的她对我的救命之恩呢?”长达20年的时光里,周建新想尽了办法,希望能报答王延花的救命之恩。可是,周建新这个心愿,至今没有实现。

  1995年的1月8日、1996年的1月8日、1997年的1月8日,连续三年,在1月8日这个特别的日子,周建新都会言辞恳切地打电话给王延花。

  “我只是希望能请王延花和她的同事或者家人一起吃一顿饭,可都被她婉转地拒绝了。”周建新无奈地说:“她拒绝的话还特别巧妙,拒绝得我没有办法再坚持。”

  1998年,周建新无意间得知王延花刚搬了新家,于是赶到一家家具店,为她精心挑选了一套沙发。周建新知道,王延花很有可能不会收下这套沙发,所以他事先做足了“功课”:一是自己不出面,直接叫三轮车夫按地址送到门上,让王延花不能拒绝;二是跟沙发店的老板说明原委,如果这套沙发送不出去,那么还是还给沙发店。

  三轮车夫带着一套沙发出门后,周建新在沙发店坐立难安。两个小时后,三轮车夫果然又带着那套沙发从原路返回了。周建新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半天没能起来。

  “上门是客,她总不能当面给我难堪吧。”无计可施的周建新,只好选择每年过年时“上门拜年”这个笨办法。“每次我带一样东西上门,回家时要带着两样东西回,没有一次是空手回家的。”

  由于王延花的低调,周建新家中只留有一张王延花的照片:“那是我女儿结婚的时候,她和我女儿女婿和老婆一起拍的,我正好有事出去。后来我想跟她补拍一张照片,她都死活不肯。”

  这一段20年无法报答的恩情,让周建新既感动又不安。“我知道她是一个特别真诚又朴实的人,她不愿意我一直把报恩这件事记在心上,我尊重她。但是,这次我看到晚报上登出了她的事迹后,我实在忍不住了。我和她虽然交往不多,但20年来从来没有断过联系,我从来都不知道,她这么优秀,获得过这么多的荣誉,帮助过这么多的人。就算王延花会怪我,我还是要打电话告诉你们:20年前,是王延花救了我的命。”

  王延花说,让他不要讲不要讲,怎么还打电话到报社呢

  他还曾在女儿婚礼上当众致谢,害得她特别难为情

  “哎呀,这个周师傅,让他不要讲不要讲,怎么还打电话到报社呢。”起初,王延花就是不肯跟记者说太多。

  当记者转述了周师傅的一片感恩之心,王延花这才松了口。

  1994年的1月8日晚上6点多,王延花从同安桥骑车上坡回家,听到身后“砰”的一声。意识到有可能发生事故了,王延花立即掉转车头下坡。

  “一个男,我不认识他,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头上鲜血直流。我想扶他起来去医院,可是他太重了,足有160斤吧,我根本搬不动他。”王延花回忆说,“当时路人看到他的样子,都不敢来搭把手。幸亏当时常柴厂的小施带着女朋友经过,我喊他帮忙,小伙子特别好,立刻就停下来帮我叫了两辆三轮车。一辆安放周建新的摩托车,另一辆就躺着周建新。”

  王延花和小施跟在三轮车后,将周建新就近送到了中医院。可是中医院的医生一看,周建新已经口吐白沫,深度昏迷,当即表示让王延花送到离得最近的市二院急救。

  “二院的医生也特别负责任,几乎没有任何耽搁,就为他作了相关检查,并立刻做了手术。”对于周建新20年来的报恩之心,王延花并不是不知道:“他女儿结婚的时候,他在所有宾客面前讲话,说他这一辈子要感激的人只有三个,其中一个就是我。所有的宾客都看着我们夫妻两个,害得我特别难为情。其实,大家彼此相识就是缘份,互相珍惜就好,真的不用一直放在心上,变成一种负担。”

  王延花说,周师傅之所以能获救,拥有第二次生命,那是因为这个世上,好人很多。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