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天宁工商门卫守9万元现金等候失主
发布日期:2013-05-29

  在路上捡到一个包,包里是厚厚的几捆百元大钞--在天宁工商分局兰陵工商所做门卫的孙晓超,遇上了从天而降的一块大馅饼。没有耳热心跳,没有贪念,他平静地呆在原地,等候失主的到来。昨天,直到失主刘先生来送锦旗,兰陵工商所的干部员工们才得知孙晓超的这一事迹。

  在兰陵工商所,孙师傅不仅是门卫,还负责整个工商所的伙食。23日上午9时许,孙师傅在兰陵过渡菜市场买过菜后准备回所,走到菜市场门口的垃圾房时,见到地上躺着一只黑色公文包。前面有位老太抢先捡起,可看到包带已破,包身多处破损,又不感兴趣地放回了原地。孙师傅随后打开一看,发现包内竟有现金9万多元,还有几张银行卡。

  “失主一定会循着走过的路径寻找。”抱着这样的念头,孙师傅一手拎包、一手拎菜,在原地等候。

  大约5分钟后,一位中年男子满头大汗地赶到,询问孙师傅是否见过一只黑色公文包。

  毕竟是一笔巨款,孙师傅没有贸然轻信,而是冷静地“考察”对方是否是失主。这位男子一边擦着汗,一边描述现金的特征--包内有9沓尚未拆封的百元大钞共9万元,还有零钱约150元,零钱是1张百元钞票、1张20元、4张5元零钞和几个硬币。核对无误后,孙师傅将包爽快地递了过去。

  确认财物一分未少后,失主当即掏出1000元作为酬谢,并询问孙师傅的工作单位。孙师傅连连摆手,转身就走,失主越喊不要走,他的步子迈得越是快。

  失主刘先生向菜市场的摊主和顾客多方打探,昨天一大早,将一面“拾金不昧、高尚品质”的锦旗送到兰陵工商所。

  “要连拾金不昧这个做人的基本品质都没有,我还配称是一名军人吗?”虽然孙师傅如今的职业是门卫,可当兵的自豪感仍洋溢在眉宇谈吐间。1978年,孙师傅还是个16岁的帅小伙,就到了西藏武装警察边防部队,直至2010年退伍回常州。尽管每月退休工资有4000多元,并不缺钱花,但他宁愿做这个工资只有1000多元、24小时不休息的门卫。用他的话讲,“不创造点人生价值,不做点有益于社会的事,我就浑身不得劲。”

  “认真、细致、负责,不归他干的活也经常抢着干。”兰陵工商所所长沈杏琴这样评价孙师傅。她举了个例子,孙师傅应聘为门卫后,隔三岔五就把楼下两辆执法车擦洗得干干净净,光可鉴人。所里的人劝他歇一歇,他总是憨厚地笑,“就当锻炼身体,反正干不坏。”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