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网络 雷锋热持续升温
发布日期:2013-03-07

  家住湖南衡阳市和平北路的曾衡生因身患多种疾病,生活拮据,此事经网络传开后,今年3月3日,曾衡生接到了5000元善款。也在这一天,像曾衡生这样遇有特殊困难的10名市民,共收到网友通过网络募集的善款33000元。据悉,在衡阳,“网络雷锋”早已走出网络,走入社会,成为市民中的学雷锋“标兵”。

  去年,电影《包裹》感动了无数观众,电影内容并非虚构,主人公原型毛利辉是昭通大关县山村学校的教师。2006年冬天,为了给山区孩子募集衣物和文具,他在网上发布了《学生“走光”,我哭了》的系列帖子,感动了成千上万的网民,数万个爱心包裹和善款短时间内送到毛利辉的学生手中。

  如今,中国网民数已达5亿多,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传递学雷锋善行、褒扬雷锋式义举早已蔚然成风,而“网络活雷锋”也活跃在全国各地。在这里,一个求助信息往往可以引发千万回应,一件学雷锋事迹可以经过千万次点击被广泛传播,一声爱心号召也可以引来全社会的热情响应,而学雷锋的跟帖留言更是以千百万计。在网络的各种表述中,雷锋更像一个有血有肉的时代青年,生动可爱、亲切真实,为广大网民所追捧和喜爱。

  网友“雷锋的同乡”在讨论“最美”时就认为,过去网络只注意负面的东西,但正面的东西一经发掘,更具感召力。近年来,各地“最美”典型井喷,这表明,雷锋式的平凡英雄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正时时引领社会的道德风尚,导引着网络的精神走向。

  网络经过“最美”人物的感召,如今已经成为传递正能量的重要渠道,近日发生的“全城吃面”和“全城买鹅”的感人事迹,就是网民用爱心接力书写的感人故事。郑州一家刀削面馆老板患了骨癌,发帖请求大家去自己的面馆吃面,以求多赚些钱渡过难关,于是出现全城百姓竞相去吃面的感人场面。乌鲁木齐的刘发,妻子被确诊为白血病,巨额医药费让三口之家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刘发只得做起了卖鹅生意。今年2月3日凌晨刘发写了条微博,叙述了自己的窘境,不料竟产生了巨大影响,好心人纷纷援手,卖鹅数量剧增。

  当代雷锋传人郭明义自去年3月25日开通实名微博后,他的微博便成了宣扬雷锋精神的大平台,捐骨髓、献血、助学、扶贫……郭明义搭起了一座又一座学雷锋的桥梁。“网上应该有雷锋的声音。”辽宁抚顺雷锋精神研究所所长翟元斌说。他们建立了“雷锋博客”,利用网络扩大雷锋精神的影响力。其实,只要在网络搜索引擎中输入“雷锋”两个字,就会发现,有关雷锋的网站、论坛、贴吧数量很多,关于雷锋的消息更是铺天盖地。

  学雷锋的善行义举,能够受到网民的热捧,表明了雷锋精神已经深入人心,发挥着巨大的正能量。雷锋,是人民真心学习的道德楷模!(记者 陈原)

  ·网友热议:我们应把雷锋精神当做实现自我的力量

  人民网网友“快乐帮主”认为,对许多人来说,雷锋不仅代表了一种精神,更代表了美好的童年记忆——戴着红领巾做好人好事的那种简单的快乐和真诚。

  微博上,“雷锋”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词汇。网友们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各有不同。“喆丫头”说:“我认为雷锋精神在新时期涵义变得更加丰富了,有着很强的生命力。比如,人与人之间应该彼此尊重和信任,关心他人也会快乐自己。比如,遇到困难不能畏惧退缩,克服障碍必能成就自己。这些都是人一生应该养成的良好品格。”

  讨论中,有网友说,要在一言一行中践行雷锋的奉献和助人精神,不断给身边人送去温暖。还有网友表示,会积极响应“传承雷锋精神、深化志愿服务”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走进社区,关爱弱势群体。

  新浪微博网友“阿拉提巫医”在3月5日当天发了一条微博,“今天是学雷锋50周年纪念日,我去献了300毫升血,人生第一次献血,特此留念。”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