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社区的干部印便民卡 “绑”到解决问题上 |
发布日期:2013-03-14 |
昨天起,武进高新区北区9个社区的所有工作人员“集体亮相”,各自职务和办公电话、手机号码都印上“便民服务名片”,陆续分发到社区的每家每户。群众有啥事,可直接拨打相关人员电话,接电话者成为事情处理的第一负责人,规定时间内必须答复;居民一旦在外面遇到急难问题时,也可以随时打电话求助这些社区工作人员。 “以往的便民服务卡,只列出水电气报修、开锁、保安、电梯维修等,相当于家政服务卡。”龚家社区主任龚文忠表示,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当前群众的诉求集中在劳动保障、医保政策、小区环境、社会治安等方面,仅靠几个“号码百事通”解决不了问题。现在的便民服务名片,则让群众随时随地能咨询、办事,找得到人、办得成事。 “把社区干部‘绑’到具体问题上来,才能更好地融入群众、服务群众。”武进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北区党委书记李文平坦言,一些社区干部目前有行政化倾向,体现在“三多两少”——坐办公室多、弄材料多、会议多,走街串户少、为民服务少。北区目前居住人口超过10万,一半以上是外地人,“升级”便民联系卡,就是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把群众具体诉求分解到人头,让社区干部个个身上有担子、有考核,看出每天真正干了多少事。 走街入户效果怎样呢? 率先试行两个月的龚家社区,已挨家挨户发放便民卡1550张。社区干部接到的居民电话,也从起初的零零星星,到目前的接连不断。“每天下午4点半必须汇总。”社区会计徐英告诉记者,自从手机号码印上卡片,她轻易不关电话,仅这个月,她就接到了好几个居民电话,涉及住院报销手续、丧葬费办理、重大疾病补贴等。龚家名园7幢楼道长胡惠新表示,自己的照片和电话贴进了楼道,逼着自己管好“甲乙丙”,66户居民至少每周走一次,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至少每天走一次。社区居民也都表示,新的“全民联系卡”,对老弱病残的居民来说更是方便,只要一个电话,社区工作人员就会在最短的时间上门服务。 掌握实情联系群众,严格考核不走过场。武进高新区北区明确制度,要求便民服务名片的发放率要达100%、群众满意率90%、事项办结率80%,每月考评一次,成绩和薪酬挂钩,年底总分不及格的要淘汰。北区还设立了86550012的监督电话,随时监督社区工作人员的办事态度、服务质量。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