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新北区将全面推行慈善超市救助物品定期送上门
发布日期:2013-04-08

  近日,新北区河海街道居民史芳琴在家中领到了慈善超市提供的第二季度生活必需品,有米、油、洗衣粉和牙膏等,满满两袋。新北区探索“虚拟慈善超市”新模式,由社区采集困难群众需求信息,由本地电商“淘常州”送货上门,让河海街道50多户低保困难家庭在家就能获得物资救助。

  今年,这种模式将在新北区全面推行。

  据介绍,慈善超市是一个爱心捐赠、实物救助平台,它接受群众和社会经常性的慈善捐赠,以旧衣物、二手家电为主,也有少部分资金形式(用于购买慈善救助所需物品),再以实物形式向困难群众实施救助。在新北区,低保贫困居民家每个季度有80-120元不等的受赠额度,可以定期到慈善超市自行选购生活用品。

  新北区的慈善超市,或设立在社区服务中心内,或在超市门店设立专柜,但都需要受赠的困难群众上门选择所需物品。而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发现,受赠对象中失能、半失能老人和重大疾病患者居多,出门领取救助用品极不方便。另外,像孟河、春江一些乡镇,低保户住得比较分散,去定点的慈善超市也不方便。

  起初,街道安排志愿者定期配送,但人手有限,忙不过来。去年开始,河海街道先期试点,让慈善超市与本地电商“淘常州”有效对接,“淘常州”现成的物流配送网络,当天就能将救助物品直接派送到困难户家中。新北区民政局领导表示,今年这一模式将在全区13家慈善超市全面推广,把受益覆盖面扩大到全区800余户最困难的低保A类家庭。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