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雪堰镇太滆村成“江苏最美乡村”
发布日期:2013-11-20

  11月15日,第二届“江苏最美乡村”名单出炉,雪堰镇太滆村从众多评选村庄中脱颖而出,成为常州市唯一获得“江苏最美乡村”称号的村庄。一个占地1.2平方公里、总人口2700多人的“小渔村”,如何在短短几年间从太湖边不知名的荒滩芦荡,迅速“变”成常州新农村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

  太滆村位于太湖之滨,村民世代以捕鱼为生,2700余名村民中曾有1000多人从事渔业生产,围网养殖1万亩,每年仅围网养殖就投放饲料1万多吨。然而,由于渔民生活、生产“排污”,使太湖水富营养化,引发太湖蓝藻爆发。为改善水环境,我区痛下整治决心,拆围网、砍鱼簖、收渔船……太滆村的渔民先后被安置上岸。渔民上岸后,村里开始进行村庄环境整治。2007年,太滆村对芦苇滩进行了治理,由于潮湿,芦苇滩曾是蛇虫鼠蚁繁衍的温床,经过整治,村民在上面建起了可以散步休闲的小花园。村里还实施了道路硬化、通自来水等一系列工程,使村庄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环境的日益提升,渔民们又有了新的盼头。随着太湖湾旅游度假区旺盛人气的集聚和强大辐射效应的带动,近在咫尺的太滆人看到了新机遇。2011年11月,该村投入数千万元,将原有的渔家乐一条街改造成徽式风格的太滆湖鲜一条街,街道放宽了,主要道路实现了硬化,宾馆、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也逐步得到完善,太滆湖鲜一条街的餐饮、住宿接待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早在改建之前,太滆村就意识到随着服务业的兴旺,餐饮污水排放量会明显增多,原有的三格式污水处理很难满足需求,村委遂投资580万元启动了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项目,在太滆建立一座污水提升泵站,日处理能力达2500吨/日。

  2013年1月,占地150亩、总投资8900余万元的太滆村避风港正式投用。这个避风港由码头和水产品交易市场两部分组成,集船舶停泊、旅游服务等功能于一体。避风港不仅让渔民们多了一份渔家的感觉,更将推动太滆村的渔业经济“更上一层楼”。下一步,太滆村将继续调整渔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渔业,同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等服务业,加快实施“渔民收入倍增计划”,使全村渔民在渔业功能转型中获得更多收益。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