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常州博士太太沙龙:公益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发布日期:2013-10-25

  这是一群“博士太太”,帮海归创业者适应常州生活,帮大龄“三高女”相亲,时刻筹划做公益

  她们的模式不仅被十几个国内城市学习,还被国外城市借鉴,分会开到了日韩欧美

  为“海归”女性搭建互助平台,分会开到日韩欧美

  恽爽和丈夫孙晓慰是常州较早留学回国创业的“海归”,也是常州第一对引进的“海归”夫妻,后来一些“海归”在创业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他俩特别理解。博士太太们的一些烦恼,恽爽更是感同身受。怎样帮助她们,成为了恽爽创建博士太太沙龙的初衷。

  2006年,博士太太沙龙成立,目的很明确:为女留学生、海归太太们搭建一个联谊互助、信息交流的平台,让“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的政策有支撑,发挥“半边天”特有的作用,使博士太太沙龙成为事业、家庭、社会强大的后援团。沙龙成立时只有十几人,都是志同道合的留学回来的女士。一开始,她们帮很多人解决了孩子入学、租房子等问题,甚至为一些创业项目牵线搭桥。

  “博士太太沙龙做了政府做不了、够不着的事情。”时任常州市副市长的居丽琴如此评价博士太太沙龙。

  渐渐,博士太太沙龙对新成员不再要求有留学背景,帮助对象延伸到普通市民,范围也不再仅限于常州,南京、北京、广州等地,英国、美国、丹麦、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都已经成立了分会。

  注重细节,每位成员都养成乘扶梯靠右站的习惯

  “沙龙里在各个国家留学的人才都有,除了懂经济的,还有计算机、医药生物、幼儿教育、心理卫生、艺术、企业管理、商务管理、酒店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恽爽说,她们不愁没话聊,不会没事做,而且所聊的和所做的大都和公益有关。

  恽爽、路文茜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在美国有多年做义工的经历。在她们看来,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应该承担社会的责任。在恽爽的书橱里摆放着一些写着“博士太太沙龙”字样的手提袋、车贴。手提袋是在何小梅的建议下用环保材料做成的。何小梅从日本留学归来,注重环保、讲究细节。在她的影响下,博士太太沙龙的每个人都养成了乘扶梯靠右站的习惯。

  热衷慈善的生活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沙龙里每一位会员。何峰是一位全职太太,在加入博士太太沙龙前,她经常“宅”在家里,除了上网就是练习瑜伽。现在,她不仅是沙龙里爸妈群的负责人,还时刻筹划着做一些善事。她最新策划的活动,是要到天爱自闭症学校和孩子们一起做糕点。

  有一次,“博士太太”去孟河一家养老院送毛毯和爱心抱枕。原本有30人报名,但是当天现场来了60人。会员荆坚真的母亲已经76岁了,也一定要赶来,还为养老院的老人演唱了两段锡剧。正是这两段锡剧,一下子拉近了大家和养老院老人的距离。

  “幸福来敲门”,每次活动都有大龄“三高女”牵手成功

  博士太太沙龙里的女青年大都是高学历、高收入、高层次的“三高女”,但是在终身大事上,她们却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为了帮助大龄女青年找到另一半,博士太太沙龙从去年开始组织单身男女交友活动“幸福来敲门”。“幸福来敲门”禁止先问身高多少、有无房车、经济条件如何,而是采取从户外游戏到室内活动的形式。“男女青年玩得很开心,直接一点的,当场留了中意人的电话号码,含蓄一点的,事后问我们要了联系方式。”恽爽说。

  到现在为止,该活动已经进行了6次。吸引了近200名单身男女参加,每一期都有4对左右男女牵手成功,而且一些人已经结婚。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