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常州女刑警凌青:托起12个困难家庭孩子的希望
发布日期:2013-11-08

 

 

  凌青是常州市武进区公安局嘉泽派出所刑警组警长。在公安基层派出所,做女刑警的人很少,当警长的就屈指可数了。军校二年级的时候,凌青第一次接触起困难家庭的孩子。“尽一份自己的心,出一份自己的力,去帮帮他们”,最初的想法不断地被化作一次次行动,13年间,从军营到警营,她用一颗美丽的心托起了12个困难家庭孩子的希望。

  2006年,凌青从部队转业,换下军装,穿上警服,当起了社区民警。一年后,她坚定地选择了刑警岗位。“我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凌青这样解释。谁说好女不如男,延续在部队里泼辣与豪爽,凌青在工作中毫不逊色,她与男同事们一起摸爬滚打,一起审查办案,从不示弱。“工作的时候,她就是名符其实的女汉子。”与她共事多年的同事揶揄。去年秋天的晚上,在处置一起聚赌警情中,凌青第一个冲在前面,却不慎滑入臭水沟,她顾不得身上的脏臭和寒冷,迅速爬起来,继续冲向窝点,为迅疾收网打下了基础。在侦破省厅挂牌的飞车抢夺案时,她利用QQ接触生性多疑的漏网主犯徐某,在取得对方信任后,成功施计将其抓获,破获飞抢案件30余起。对周边的几个派出所来说,凌青是个“抢手货”,一旦所里抓到女性犯罪嫌疑人,凌青总是当仁不让被“请”到现场。刑侦工作8年,她参与侦破案件无数,多次获得上级嘉奖。目前的凌青已是所里3位男刑警的“头儿”——刑侦组警长。

  可就是这样在工作中充满“男人味”的凌青,生活中却行事低调,悄绽着女性的母爱和柔美。19岁,上军校二年级的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怀化女孩小琳(化名)。那时的小琳正在上初三,父母残疾,只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还是学生的凌青把小琳当做妹妹,把自己不多的生活费拿出来买生活学习用品寄给小琳。她们每周保持通信,相互鼓励,一起成长。如今,小琳已在苏州某社区工作,并结婚生子,她们也成了无话不谈的姐妹。而从那时起,凌青没有忽略过一个在自己生活中出现的需要帮助的孩子,她给他们送去希望,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来,伸一下手!”“合不合适?”“我们家倩倩(化名)真漂亮!”在凌青的帮助下,女孩开心地穿上了凌青为她买的新衣服。这位名叫倩倩的女孩是凌青的家乡人,母亲生下她之后就离家出走,至今沓无音讯,受到打击的父亲因此也长年在外打工,女孩一直跟她姑父生活,从小失去母爱和父爱的倩倩性格内向,但只要一听到“妈妈”两个字,眼泪就会从眼眶里大颗大颗地往外掉。注意到这情况,凌青很少在倩倩面前提“妈妈”。在倩倩的姑父看来,凌青更像是侄女的妈妈,“学校的老师不知道孩子的情况,每次与家长交流孩子学习情况时,都是直接打电话给凌警官。”在凌青那里,倩倩也经常会绽露孩子特有的顽皮,凌青让女儿跟她交朋友,一起玩耍。

  “凌阿姨,你好像我漂亮的妈妈哦!”一位小女孩的话至今让凌青难以释怀。“当时我的眼泪就跟着下来了!”凌青回忆。四年前,当地媒体播报了一对龙凤胎的父母先后遭遇不测,相继离世,两个孩子一下成了孤儿。孩子的不幸遭遇让凌青非常揪心,在她的爱心感召下,派出所里的同事们纷纷捐款,并与凌青一起将筹到的2000元爱心款和购买的学习用品送到了孩子家中。一有空,凌青就带着两个孩子玩,慢慢地两个孩子接受了凌青,母亲般的关爱唤起了小女孩对去世妈妈美好的记忆。

  惩恶扬善书人生,刚柔并济筑警魂。凌青说,自己的帮助,只是希望能给那些孩子带去温暖和快乐,让他们能够感受到人间有爱。在帮助这些孩子的时候,她也学会了很多,懂得了许多,从中也得到了快乐。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