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街道:大走访下的红色朝阳 |
发布日期:2013-12-24 |
红梅村委及时响应茶山街道开展的“群众路线大走访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集中听取群众对村委、街道工作意见建议,在与村委会相隔甚远的采菱村建立“心连心”党建基地,集中化解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提升辖区广大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按照“访民情、听民声、促民生、保民福、转作风、立形象、谋发展、促和谐”八项任务,查问题、改不足、创举措、求意见、摸实情。 走访活动开始前,红梅村委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明确职责齐抓共管,以网格责任人牵头摸排调查,制定活动方案,草拟“心连心”党建基地日常活动体系,为大走访活动提供坚强保证。在开展过程中,深入走访、定期座谈,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稳定发展、促进干部作风转变。 红梅村辖区7个自然村跨度大,从村委会到最东面的采菱村相隔数公里。为有效的落实此次大走访活动,更好地深入联系群众,红梅村委在采菱村白家祠堂成立“心连心”党建基地。白家祠堂原本就是采菱村村民的业余聚集点,此次党建基地就是以白家祠堂为依托,打造党群零距离的交流平台。党建基地建立后健全机制,形成每日一讲,每周一听,每月一议的党群交流互动模式。每日一讲:为白家祠堂订阅党建刊物、日常书报,打造一个村民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上至国事民生,下至村容村貌、邻里琐事,在交流中真实反映群众愿望;每周一听:红梅村党总支每周安排一位总支委员到党建基地现场倾听村民心声,更好地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每月一议:红梅村党总支书记每月一次,深入“心连心”党建基地,针对村民反应的问题逐一交流解答,村级层面可以解决的及时落实,不能解决的积极和有关部门衔接。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难,真正的为老百姓做实事,真切的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心连心”党建基地,红梅村沉入基层向下设点,只是在群众路线大走访中体现的半个圆,要想构成一个完整的圆,还得依托村民骨干,积极配合。辖区内的片长、村民小组长、计生信息员等骨干力量,主动牵头向上设点,在村委挂牌成立专职办公室,以“老娘舅”为民调解服务的形式,帮助村委统一协调,合理利用现有人脉资源。以心换心,群众才会相信,群众的心结打开了,开展工作也就顺利了,“老娘舅”们自发参与到群众路线大走访的活动中来,在这过程中更激发了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热情和激情。 与群众交流多了,才会发现他们的可爱;深入基层多了,才会发现平时工作的缺失。很多党员干部走访归来,都有很大的触动,他们认为到群众中去是很有必要的,“走访”让他们感受到了真实的民意,真正了解了群众的需求,同时也收获了许多感悟。通过这次大走访活动真正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30余件,群众也看到了实效,今后红梅村的群众路线大走访活动要形成动态的长效机制长期开展下去,红梅还将延续模式、坚持开展、积极探索,切实做到“民困我解、民需我帮、民求我应”。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