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老大爷坐40分钟车去青果巷出黑板报 记挂老社区
发布日期:2013-11-20

  年逾80岁的陈心莱大爷住在香缇湾花园。上周三早上,他坐了40分钟的B12,再步行一会儿,8点,他就准时到达了青果巷社区读书室,一边对照记录本清点书架上的书册,一边等待当天的社区居民来借阅。

  这些年来,谁借书超期,谁准备捐赠图书,陈大爷心里一清二楚,还会定时打电话给借阅者通知新情况。

  不仅如此,陈大爷还写了几十年的社区黑板报。“以前每个礼拜都出1期,很多老街坊都等着看。”陈大爷说,他也碰到过别人恶作剧,刚写好的板报被全部擦掉。“被人擦一次,我就再去写一次。曾经连续写了3天。”青果巷附近的居民直到现在还能看到陈大爷踩着小板凳在黑板前笔耕不辍的身影。

  青果巷改造后,黑板报数量虽然减少了,陈大爷依然坚持写“板报底稿”,每期都出时事热点。

  “我在青果巷32号楼住了10多年。”他告诉记者,去年青果巷修缮与保护项目启动后,他和老伴被安置到香缇湾花园。虽然住得远了,但是他心里一直记挂着老社区。

  在新家里,他向记者展示了两件“宝贝”:一件是写得密密麻麻“读书室借阅记录本”,另一件是贴满剪报“豆腐干”的“板报底稿”。

  青果巷社区书记陈新介绍,陈大爷负责社区的读书室和黑板报的工作,即使在搬离青果巷后,依然坚持每周到社区义务服务居民。

  陈大爷的老伴说:“我劝过他,都搬出社区了,他每次都要坐车回去,他自己受累,我又担心。”但陈大爷觉得,自己还是老社区的一员,发挥所长,做好小事,让自己特别有满足感。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