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星火”,将爱心助学进行到底 |
发布日期:2013-11-21 |
11月17日,武进区星火爱心助学协会第三届年会在湖塘镇政府大会场举行,近200名会员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星火爱心助学协会走过的5年历程。 从2009年起步时的几十名会员,到今年的320名,会员扩展到深圳、郑州、杭州甚至美国洛杉矶;资助地从陕西的1个县、1个乡镇、2所学校,到如今的2个县、4个乡镇、7所学校;资助的贫困生从最初的80名,发展到今年的554名,累计1516名,资助金额100.5万元。 在助学之路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心人士,他们用自己的慈善之心、慈悲情怀,温暖着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我们一定会把爱心助学进行到底,让更多山区的贫困学生上得起学。”发起人、星火爱心助学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周明达的想法,得到了很多爱心人士的认同。 残疾人丁国平为了承诺借钱助学 虽然是一名残疾人,家庭也并不富裕,但60岁的丁国平依然身体力行,默默奉献爱心。 丁国平是横山桥新安人,以养猪为生。2008年,他和来自邹区的“圆梦行动”贫困生高同学结成对,每年资助他4000元生活费。 然而,那一年,他养的猪因故死了好几十头,一下子损失了10多万元,生活跌到了低谷。“一天两块钱的馒头吃两顿,衣服、鞋子都是穿别人的旧的。”丁国平回忆说。 没有了经济来源,资助款如何兑现?为了兑现承诺,丁国平只好向朋友借钱,再把资助款交到孩子手里,“既然决定资助,就一定要负责到底,再苦也不能苦孩子。” 去年,高同学从大学顺利毕业,到江阴某部队当兵,丁国平4年的承诺全部兑现。可喜的是,他还把债务都还清了,并开始享受养老保险,于是,他又寻思着再资助几名贫困生。 今年初,他从《武进日报》上看到星火爱心助学协会的信息后,通过报社的牵线搭桥,和周明达取得了联系,要求资助两名陕西的贫困学生。“我对他们不仅是物质的支持,更是要关心他们的成长。”丁国平说。现在,他除了每年资助两名陕西的贫困生,还想再资助一名“圆梦行动”贫困生。 父子连续两年到陕西看望贫困生 杨国丰是天隽峰小区的居民,2011年从小区电子屏看到资助贫困生的信息后,他立即和周明达联系,资助了两名贫困生。去年暑假,他第一次带着儿子赶赴陕西,看望了贫困生。 在杨国丰的印象中,商洛很穷,许多人家连大门都没有,要不是亲眼所见,简直无法想象。但那里的人又特别质朴,在他看望过自己资助的孩子后,孩子的奶奶还特意走了一个半小时的山路,拎来了一大袋核桃等土特产,对杨国丰和他儿子表示感谢。从商洛回来后,杨国丰又资助了10名贫困学生,并鼓励更多人加入爱心协会。 今年7月,杨国丰带上儿子、妻子再次踏上了前往陕西商洛的路程。在去往贫困学生家中时,杨国丰看到一位老太太蹲在门口,显得无助又落寞。于是,他从口袋里掏出200元递给她,同行的其他人看见了也纷纷捐款。“我们一共捐了1000元,一旁当地的工作人员说,老太太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杨国丰说,听完这句话,他觉得特别心酸,更激励他要把爱心助学行动继续下去,“希望用我们的绵薄之力,帮助更多的贫困生,也给自己的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