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金坛市大学生村官“春晖”工作坊里春意浓
发布日期:2013-12-02

  “春晖”坊里春意浓

  每周日下午,是金坛市大学生村官“春晖”工作坊开放的日子,工作坊所在的金城镇文化社区二楼便热闹开了。

  前年12月20日,金坛市金城镇25名大学生村官,自发组建“春晖”工作坊,下设“春芽”、“春蕾”、“春花”、“春叶”、“春苗”、“春风”6个工作室。他们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发挥各自所学专长,轮值为社区居民提供英语和书画辅导、电脑培训、爱心捐助以及法律知识普及等免费服务。

  “平时在学校,班上有46位同学,受老师直接辅导的机会不多;现在来这里学素描,阿姨会随时告诉我怎么练习,我感觉自己进步也挺快的……”在“春花”工作室,后阳村书记助理吴雪瑶正站立在金城镇中心小学五(6)班学生虞舟身后,指点他最基本的练习。

  前庄村副书记周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负责为“春苗”工作室孩子作业辅导。刚进门,他正在为常胜小学六(4)班的陈希旻默写英语单词。

  研究生辅导小学生,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他听后忙说:“哪里,小朋友的父母在浙江做生意,他不也是位城里的留守儿童?现在六年级的英语难度,相当于我们那时的初二水平,他的爷爷、奶奶自然辅导不上。看到许多家长放心地把孩子托交给我们,心里比什么都快乐!”

  长竹埂村党总支书记袁海涛是“春风”工作室负责人,在社区设立爱心捐助点收集居民捐赠的衣物、书籍等物品,然后再联系市、镇团委及红十字协会,将物品发放给贫困家庭。

  原先,袁海涛并没有想到社区里会有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当社区工作人员将需要帮助的人员名单拿给袁海涛时,他才第一次隐约感觉到设立这个工作室的意义。“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有残疾的,有全家靠低保生活的,还有五保人员等。”

  第一次募捐活动就得到了居民的踊跃参与,一天下来,工作室收到了300多件衣物。当天就有好几个人来领衣服。看着那些在衣架上拿过衣服、左试右试的开心模样,袁海涛觉得这事儿做得值。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