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健康食堂赛过千元盛宴,受益匪浅!”常州将推广
发布日期:2014-01-15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食堂餐桌上的膳食指南

 

教职工体检结果情况对比 

  说起食堂的饭菜,大多数人都是抱怨不可口,一些高校食堂还推出“奇葩菜”吸引眼球。然而,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的一位教授却称:“我非常喜爱食堂的饭菜,我认为它远远超过了千元的盛宴。也许是已经吃惯了食堂的饭菜,有时即便是有宴请,我也是先在食堂吃顿简餐后再去赴宴,当然赴宴时都是象征性,基本不动筷子。”

  是什么让朱教授对食堂的饭菜赞不绝口?

  今年58岁的朱昌平教授是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的一名教授、博士生导师。13年前,他曾因为胆结石,连续三年做过较大的手术。2002年初,他调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身体却奇迹般地变好了。朱教授说:“在河海,我还没吃过药,没有生过病,没有体检指标不正常。”为什么朱教授的健康状况会发生这么大的转变呢?

  原来,这得益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的“健康食堂”。“我的生活比较紧张,每天上午10点左右到学校,晚上7点左右离开学校,节假日也不意外。我一日三餐全吃食堂,食堂供应的食品保证了身体所需的营养。” 朱教授说,“我们的食堂不仅饭菜可口,热情的服务、卫生的环境更让人心旷神怡。食堂还配置了血压计和体重秤,让人能够及时控制饮食;环境焕然一新,张贴了健康指南,帮助我们就餐者了解健康饮食知识。”

  曾有人说过,健康和财富就像1和0的关系,没有健康这个1,有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因此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基本前提。只有拥有这块牢固基石,才能实现理想。朱昌平教授的人生理想是身体好、事业好、家庭好。而现实中,他的身体健康、事业蒸蒸日上、家庭幸福美满。

  “健康食堂不仅使我一人受益,还使我全家受益。我一家三口均是吃河海大学食堂饭的,我孩子是河海大学的本科毕业生,现已成长为南京邮电大学29岁的副教授;我的爱人是河海大学工会干部,刚刚光荣退休。” 朱教授讲话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常州工作的12年,是我最开心的12年。我的家庭是常州市‘五好家庭’,健康的身体与和睦的家庭为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的“健康食堂”啥样?

  2012年4月24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教职工食堂启动了创建“健康食堂”活动,这也是我市“健康食堂”健康膳食项目的一个试点。

  “健康食堂”是指能够提供平衡膳食,开展健康教育,实施健康促进,预防或控制营养相关慢性病,有利于就餐者的身体、精神和环境健康的饮食就餐场所。“健康食堂”的内容包括:健康的膳食、健康的环境、健康的服务、健康的膳食指导以及健康的膳食安全保障。

  翟成凯教授是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江苏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也是“健康食堂”倡导者和指导者。在推广会上,翟教授说:“目前餐饮业大多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忽略了健康指导,我所倡导的饮食文化是将食物的色、香、味与营养有机结合起来,既能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又能起到保健和食疗作用。”

  翟教授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健康食堂”的创建积极出谋划策,指导食堂工作人员开发有营养标签的健康食谱96个。

  该项目自启动以来,取得了显着成效,同时也实现了多方共赢。像朱教授一样受益于“健康食堂”的教职工还有很多。教职工体检结果情况明显好转,教职工和食堂工作人员公共营养知识知晓率显着上升,教职工对食堂的满意率也从2012年的88.89%上升至2013年的98.15%。

  据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后勤服务集团陆劲松书记介绍,通过创建健康食堂,教职工身体愉悦、身体健康,提升了幸福指数;学校人力资源成本的使用效率获得提高,推进了人文河海、和谐校园建设;服务企业成本降低、员工得到培训和锻炼、服务质量得到提升。这是促进学校发展、服务企业获利与教职工个人健康三方共赢的一个过程。

  “健康食堂”创建活动将进一步推广

  为了推广“健康食堂”的经验和做法,1月14日下午,常州市卫生监督所、常州市卫生监督协会在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联合召开健康食堂推广现场会。来自各学校后勤处室负责人和后勤服务集团负责人,各企事业单位后勤负责人;市高校后勤工作研究会、市餐饮商会、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等餐饮行业协会负责人参会。

  与会人员参观了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教工餐厅健康食堂现场。大家对食堂里的血压计、身高体重测量器、营养食谱等很感兴趣,有些人还在现场量起了血压。参观完后,常州旅游商贸学校后勤部的刘女士表示“健康食堂”的做法很有意义,接下来他们也打算在学校食堂进行尝试。

  常州市卫生监督所、卫生监督协会会长郝东平说:“下一步,‘健康食堂’创建活动将逐步在我市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食堂以及示范餐饮单位进行推广,这将对提升我市餐饮食品安全管理整体水平,提高广大市民健康幸福生活指数,构建安全和谐消费环境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