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常州高校系统发挥“道德讲堂”优势 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发布日期:2014-03-12

  近年来,常州市高校系统创新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丰富活动形式,浓郁活动氛围,将这一资源优势打造成引导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取得较好效果。

  注重全面覆盖,全员参与。2013年1月6日,常州市高校(学生)道德讲堂现场推进会在江苏理工学院举行,就此拉开了常州市道德讲堂走进高校的帷幕。全市11所高校的道德讲堂负责人和学生共计300余人观摩了江苏理工学院的道德讲堂示范课。目前,全市11所高校已经全面建成道德讲堂,每所高校定期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实现了道德讲堂在高校系统的全覆盖。

  注重挖掘内涵,紧扣主题。各高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道德讲堂中,道德讲堂的主题确定紧紧围绕“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中心。江苏理工学院举行“培育友善厚德的好舍风”道德讲堂,突出“友善”这一主题;常州工学院对大四学生开展以“责任﹒敬业”为主题的道德讲堂,将敬业的理念输入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的心中,并首次组织“军魂铸人生”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报告会,邀请学校原副院长蒋景南以及创下21项“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世界纪录”的当代雕刻家、世界陀螺之王、“奇人”汤友常等,讲述自身的经历和人生成就,让学生能看到他们精彩背后执着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正汲取其高尚精神内涵,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注重真人真事,内心启发。每一场道德讲堂都是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基本形式,用真人真事感化、启发每一位现场聆听的大学生。常州大学在道德讲堂讲述韦忠良生前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感人故事,现场大学生都深受感动;中国好人马小坤“带着父母上学”的感人事迹在道德讲堂深情讲述,“孝心”在大学生心中悄悄滋长。

  注重有效结合,拓展视野。道德讲堂走出大学校园,积极与军队、社区、村镇等对接,联合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丰富道德讲堂的形式,活跃活动的氛围,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常州工学院积极与翠竹北区社区、聚博社区、丽华新村三社区、北环新村社区、罗溪镇南站村、武警常州支队等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使大学生亲身感受基层生活,感受凡人善举的道德力量。

  注重实践磨砺,知行合一。作为道德讲堂的延伸,志愿服务是道德践行的有效载体。各高校积极参与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在“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志愿服务中亲身感受奉献的快乐,道德的升华,并在道德讲堂分享故事,分享心情。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道德在奉献中升华”道德讲堂,该校“小水滴”志愿者在花博会期间志愿服务的感人故事在道德讲堂与广大师生分享。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