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层干部:老书记严清华退位后投入新忙碌 |
发布日期:2014-03-19 |
记者16日在金坛市黄金村遇到村党总支书记王娟,王娟告诉记者,在村集体领办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老书记严清华提议注册江苏黄金村食品有限公司,这几天他为厂房建设等前期工作又累倒了。 去年9月,年满60周岁的严清华从村党总支书记位置退了下来,组织关系也随之转到朱林镇农林支部。严清华仍担任着3个合作社的理事长,他说,要集中精力办好3件事:破解工作的难事、促进收入的大事、村民企盼的好事。 回村15年,尽管村集体固定资产从当初的9万元提高到现在的14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从1800元增加到18600元,村年集体收入超过400万元,村贫困人口从336人减少到30人,但严清华还是没有满足。 严清华说他更有一种危机感。地处茅山老区,走的是种粮纯农业发展之路,要保证集体和村民持续增收,可不是件简单的事,“看到种软米有钱赚,也容易学,现在几乎是到处开花。如果我们不及早转型升级,就会停止不前甚至退步。” 无论多忙,每晚临睡前,严清华都要将当天带回的10多份报纸翻读一遍,从中了解有关信息,捕捉各类商机。 5年前,他就是从一条不足百字的短讯中看到彩色米种植信息的。第二天,他便找到农林局长牵线拜师,花1.5万元买回10斤稻种。这几年,彩色米每斤卖到45.5元,80%以上进入上海市场。 现在,老年人占比越来越高,各地又陆续放开单独两孩政策,这一老一小,在严清华看来,都为大米深加工带来机遇。去年12月9日,他与江南大学食品专业几位教授初次见面。几个月中,双方多次往返洽谈,已达成米粉、锅巴、米糊饮料等产品深加工合作意向。 “通过深加工,附加值提高了,村民土地流转租金和二次分红收益才能逐年提高。”严清华说,合作社有9位社员年收入超过20万元,艰辛付出有了高额回报,农村种田才会后继有人。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