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8礼规范”:初中生买衣服一月花五六千 |
发布日期:2014-03-26 |
周女士最近忧心忡忡:“正在上初中的女儿突然变得非常‘爱美’了,每个周末都要缠着我去逛街买衣服,一个月下来已经花了五六千元,有的衣服要千元以上。” 详问女儿之后她才得知,原来班里几个女生兴起了一股攀比穿着打扮的风气,一到课间尽是讨论谁的衣服是今年新款、谁的衣服多贵。“我多次教育她,学生要有学生的样子,穿得干净整齐就可以了,但是她反驳我,那样到了班里会被同学们孤立的。” 周女士告诉记者,寒假里女儿还偷偷去打了耳洞,理由是“班里有几个同学常戴着耳钉去上课”。 记者了解到,为规范学生的衣着仪表,我市多所中小学要求学生穿校服上学,但周女士女儿的学校并不在列。“我觉得这存在产生攀比之风的隐患。”周女士说,“我原来也认为每天穿校服有点扼杀孩子的个性和审美,但是现在看来,宁可学校有这样的规定。” “不追求名贵服饰”、“不佩戴项链、耳环(钉)、戒指等饰物”,这些内容已被写入《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试行)》的“仪表之礼”一项中。 怎样就算是缺乏仪表之礼呢?记者在我市中小学生中作了随机采访。“不洗头、身上臭哄哄。”“在学校里穿拖鞋。”“衣服脏兮兮,好几天都不换。”“走路勾肩搭背。”“男生留长头发,女生刘海遮住眼睛。”这是记者得到最多的回答。 对照规定,记者发现,还有不少细节并没有被注意,比如坐立姿态端正,站立时抬头挺胸,坐时男生不跷二郎腿、女生并拢膝盖等。 所有这些,《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试行)》都做出了要求: 3-6岁(幼儿园阶段) 1.学会自己刷牙、洗脸,在家长的帮助下梳理头发。 2.学会自己穿衣、穿鞋。 3.学会自己揩鼻涕、擦汗。 7-12岁(小学阶段) 1.勤洗头、洗澡,头发、身体无异味。 2.指甲里无污垢。 3.不当众挖鼻孔、掏耳朵。 4.勤换衣服、鞋袜,保持仪表整洁。 5.坐立姿态端正,在公共场合不东倒西歪。 6.保持书包和个人物品整洁。 7.公共场合不脱鞋。 8.站立时抬头挺胸。 13-15岁(初中阶段) 1.不染发,不烫发,男生不留长发。 2.公共场合着装得体,不穿背心、拖鞋。 3.不佩戴项链、耳环(钉)、戒指等饰物。 4.坐时男生不跷二郎腿,女生并拢膝盖。 5.走路不勾肩搭背。 16-18岁(高中阶段) 1.不纹身、不化浓妆。 2.衣着不过于暴露。 3.不追求名贵服饰。 仪表之礼目标 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