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道德讲堂总堂精品课程走进市委党校 |
发布日期:2014-03-27 |
26日下午,常州市领导干部道德讲堂在市委党校举行。此次道德讲堂是市道德讲堂总堂精品课程进党校总体班的第一讲,结合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主题为“心系群众 情暖万家”。 常州市文明办、市委党校、市公安局领导,以及市委党校第40期县处级进修班、第43期公务员正科级全体学员聆听了此次道德讲堂。 今天的道德讲堂讲述的是公安民警道德模范——武进区新城派出所民警陈静的故事。陈静在基层派出所默默无闻做了22年的普通“片警”,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可歌可泣的业绩,有的却是令人惊讶的昵称“陈大妈”。在派出所,每一位民警,遇到最难、最棘手的矛盾纠纷,他们都会说,这事让“陈大妈”去处理,肯定能解决。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由于工作压力加上生活压力太大,1997年4月,陈静被诊断出患有脑垂体瘤,内分泌完全失调,大脑动过两次手术。十多年来一直依靠药物维持着生命,屋漏偏遭连夜雨,2006年元月,陈静一直赖以生存的丈夫又因患恶性淋巴瘤去世,当时儿子正好考上省常中,丈夫的去世几乎将她击垮,但作为年幼儿子、年迈父母的依靠,她将所有的痛苦和悲伤全部深深地埋藏在了自己的心底,勇敢地面对一切磨难和生活的挑战。 在警民联调室工作的四年多时间里,陈静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并结合以前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了调解工作程序“六步法”(移交,登记,告知,调解,达成协议,制作协议书)和“调解工作六法”(“单独沟通法”、“借力用力法”、“现场听证法”、“部门联动法”、“判例警示法”、“回访建议法”)。武进区公安局新城派出所“陈静联调室”也作为全区首个以民警姓名命名的警民联调室。 自警民联调室成立以来,共受理各类民事纠纷6224起,其中成功调解6214起,调解成功率达99.6%以上,防止民转刑案件904起,群体性事件130起,越级上访70起,收到大红锦旗52面,感谢信和表扬信31封。2011年3月份,全市首个“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处对接点”也在陈静联调室成立,成为全省妇联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家庭矛盾纠纷的一个服务品牌。 在讲述完陈静的故事之后,陈静本人也出现在道德讲堂现场,她说:“帮助别人的同事,也是在帮助自己,给别人一片蓝天,自己也同样得到一片蓝天。” 在座人员听完陈静的故事,很受感动,正科班的学员欧晓春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向‘陈大妈’学习,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群众办实事,积小善,成大德,用自己的力量去温暖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