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新模式 |
发布日期:2014-03-31 |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今天的文明礼仪规范的养成,将为明天成长为文明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年年初,天宁区构建了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1+5X”模式,通过现有平台,借社会之力,以节假日为节点三个方面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在全区推行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工作。 “1”是指联席会议,“5”是指推广拓展的条线,区机关、街道、学校、社区、村,“X”是指60多个社区、20多个学校条线上发展每个家庭成员为养成教育服务对象。通过构建此模式,全区的养成教育形成网格化,将让更多的家长孩子们从中受益。 依托现有平台,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天宁区将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主阵地放在社区(村)级平台,在各项文体活动平台--社区天天乐、道德讲堂等活动中融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在社区阅览室设立的未成年人专栏,增设文明礼仪教育的书籍和经典书刊。借助未成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利用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组织开展义务植树、邻里守望等一系列的志愿活动,从实践中落实养成教育。如:将在彩虹城社区的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定期开课举办活动;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通过社区妇儿之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知识培训,引导家长在孩子文明礼仪教育上履行好家庭教育责任,做好文明礼仪示范。目前,青龙街道所辖社区(村)均制定了养成教育工作计划,并排定了全年教育课程及活动方案;茶山街道将举办活动主题,“文明礼仪伴我行,齐心协力创和谐”,并同步开展“文明礼仪大普及”、“文明礼仪进社区”、“文明礼仪进家庭”活动。 借社会组织之力,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借助社会组织力量,成立未成年社会组织。如青竹苑社区成立的阳光雏鹰社,通过各种志愿活动,以实践为课堂为未成年人提供养成教育学习平台。茶山街道将在暑假期间,组织社区青少年开展青春礼仪活动,以讲座的形式,同时结合社区瑞文心理工作室社会组织,以团体互动的形式,为青少年开展青春期心理辅导。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推进全街道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工作。 以节假日为节点,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在春节、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的宣传活动中都融入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宣传教育的内容。在暑期结合七彩假日活动,开展的文明夏令营,夏令营把为父母洗洗脚等活动融入其中,从心灵到行动进行养成教育。茶山街道 8月将组织青少年开展成人仪式活动,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完善自我,以道德讲堂的形式开展。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