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从包书说起:自己动手,为书本穿新衣 |
发布日期:2014-05-14 |
还记得小时候,每当新学期开学发下新书,都会吵着让爸妈用报纸或挂历纸包好,写上名字,然后美美地使用一学期,到期末拆开包书纸,发现课本的封面还是崭新的。老师也常常对我们说:“看一个学生的书本,就知道他的学习态度怎么样,爱书的人必然舍不得损坏自己的书本。”现在的学生是否依旧如此呢? 《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试行)》关于小学阶段的仪表之礼中,有一条就是:“保持书包和个人物品整洁。”书本作为学习用品,更应该保持整洁。 记者从常州博爱集团学生发展部了解到,为了提高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关心身边事、身边物、身边人的意识,树立爱书、护书、包书意识,学校精心制作了“我会包书”、“我会护书”等微视频,让学生学会包书、护书,与书本交朋友。在开学初,倡议全校同学开展了“我和书本交朋友”的系列活动。 自己动手,为新书本穿新衣 在孩子心里,新学期里最开心的瞬间,莫过于拿到那一本本散发着油墨香气的新书了。当博爱的学生们从老师们手中接过那一本本崭新的教材时,他们除了像往常一样迫不及待地去翻阅,去了解书中的新知识外,更期待自己动手,为新书本穿新衣。 开学第一节班队课,一场热热闹闹的包书比赛和展示活动在博爱教育集团博爱、怡康校区同时进行,活动主题是:“自己的书自己包”。 有的班级再次点播“我会包书”的微视频,温故而知新;有的班级老师请来了班级里的“小巧手”亲自示范,班主任则在旁边现场点评;有的班级早就完成了大部分的包书工作,班队课变成了小小图书展示会和保护图书讨论会;更多的班级则现场计时,拉开了一场你追我赶的包书比赛。 不到一节课,各科书已被孩子们穿上了各式漂亮的“外衣”。这些“外衣”的花形可真丰富,有“卡通装”、“碎花裙”,“白大褂”……更有的充分发挥想象,给“外衣”画上了个性的手绘图。这些“外衣”虽然款式各异,但是绝对量身定做,合身、有形。这次的书皮摒弃了以往统一的“透明装”后,挂历纸、宣传画、花报纸齐上阵,面料环保。 孩子们对这次活动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有的孩子说:“以前认为包书这事挺难的,得交给大人去做,可这次跟着微视频一学,发现并没想象中那么困难。”还有孩子说:“以前我妈总是给我买的透明书皮,往书上一套就行了。班里很多同学也都是这样的书皮,所以我们经常会因为没仔细看名字而错拿了别人的书呢!” 二年级一位同学的心声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这可是我为我的课本倾心打造的新衣服啊,你看,这封面上的卡通图案是我自己画的,为了让它更耐用,我还特地用透明胶包了一道边。我一定得好好爱护!” 家长老师齐感叹:自理能力提高 面对孩子的改变,家长和老师感慨万分。 二(4)班沈昕童的妈妈说:“我觉得这个包书活动真的是让孩子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句话落到了具体的事情上。我女儿在家学得可认真啦,我暗示她可以不一定要学包角的包书法,可她一板一眼,坚持跟着微视频中的步骤来做。更令我欣喜的是, 因为她学得认真,包得不错,尝到甜头后 ,现在还跟着‘博爱德育微学院’里的微视频学扫地、拖地,自理能力绝对是提高了!” 尹茗的妈妈说:“可能我平常真的是包办太多了,没给我女儿更多自理、自立的机会。当我看到女儿拿着她亲手包好的书向她爸爸展示时,那小脸上洋溢的满是成功后的喜悦、自豪与自信。这次包书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孩子节约、环保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在包书这个过程中,孩子体会到了独立完成任务并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是任何说教都达不到的效果!” 陈艳老师任教的三(7)中队早在开学第一天号召大家包好了自己的书,她还利用学校的活动和德育内容结合,上了一堂关注细节的思想品德课,她说:“的确,包书是件小事。在这个‘快餐化’的时代,各式漂亮的包书皮早已风靡多年,会包书的学生已经很少。而我们发现,今天,当我们再次让孩子来学习包书,我们所收获的不仅仅是为书本包上了一个书皮。” 古人说:“你爱书,书爱你,自有一份恭敬在其中,一份恭敬就有一份收获,十份恭敬就有十份收获。”孩子们在护书、敬书、爱书、读书的体验中获得了自理、自立、自信、自爱,并且从关心书本开始,学会关心身边物、身边人、身边事的意识。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