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青年志愿者程勇:公益精神是一种“心灵的习惯” |
发布日期:2014-05-21 |
雷锋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朵花可以点缀春天的美丽”。在天宁区有一位在“85后”的大学生村官程勇也说,“在志愿服务的舞台,我没有雄心壮志”。他甘愿做“一滴水”,只是希望通过微小公益实现心中的梦想,那就是希望远方的老人和孩子能够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希望经历了迁徙的孩子能够共享这片城市的成果、希望孤独的老人晚年可以不再孤独。” 为了这个梦想,程勇扎根于天宁这块道德沃土,用“一滴水的力量”,辐射带动了30余位大学生村官,注册并成立了天宁区大学生村官公益联盟,开展了“随手捐助”、“都市一家人”、“春晖连心志愿者”等公益志愿活动,从为西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募捐过冬衣物,到为身边的新市民子女提供关爱,到走进计生特殊家庭家中进行亲情陪伴,他们将志愿服务融入到日常工作,将志愿服务印在每一个帮扶对象的心中。正是凭着对特殊群体的一点一滴执着关爱和无私付出,程勇从我省10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日前被评为江苏省十佳青年志愿者,我市唯一获此殊荣人员。程勇的事迹以及组织的公益志愿活动也先后被《中国青年报》、《中国文明网》、《大学生村官网》、《新华网》等报道。 2012年8月,程勇通过“省选聘”大学生村官招录到天宁区,现任雕庄街道团结村书记助理。初见程勇,给人的印象是真诚、率性,却不失儒雅。这位来自山东的小伙,有着豪爽的北方性格,亦具江南的细腻情怀。 程勇在读研究生时,到云南省宜良和西畴做调研调查,看到当地不少生活清苦的空巢老人,还有买不起文具、背着破旧书包去读书的留守儿童。到雕庄街道后,便立刻萌生了“随手捐助”模式,在天宁区各个村和社区组织捐助的想法。随后,便发起成立天宁区大学生村官公益联盟,先后组织5场活动,接受居民与爱心企业捐助衣物、文具8000余件,通过上海公益组织或直接邮寄等方式,均已送至云南省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手中。 2012年底,程勇作为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专员,走进新市民子女中。当看到来自异乡的孩子们说,没人辅导作业、不敢于城市小朋友交往、不敢到市中心区、没进过电影院,这让他的心灵受到震动。为筹集关爱经费,他组织了“都市一家人”项目,在市公益创投大赛中获得资助,先后为孩子们圆梦、开设青少年法制课、设立七彩阳光关爱驿站,开设“希望来吧”梦想课堂,让越来越多的新市民子女获得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爱。 当 “失独”逐渐成为社会化问题。作为全国49个计生特殊家庭帮扶模式探索项目点之一,常州开启关爱序幕的时候,常州村官公益联盟也走在队伍前列。程勇又组织30余位志愿者一起为27个计生特殊家庭提供志愿服务。 程勇说:“所有的志愿活动都是业余时间完成的,村委的工作都很忙”。因此,程勇特别感谢团队里的小伙伴们,对公益志愿服务的信念和执着让他们凝聚在一起。同时,也吸引了他的团队不断壮大,23名选调生、40多名基层公务员也陆续加入到程勇的团队。 大爱无疆,小善可为。在程勇看来,公益精神是一种“心灵的习惯”。所谓“学雷锋”或许只是扶起一位跌倒的路人,或许是回答一个陌生人的问路,或许是捐出一件干净的旧衣服,又或许是那些默默无闻志愿者从事着的公益事业。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