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蓝翔社区植树种花 绿化工作居民自己动手DIY
发布日期:2014-05-26

  到过兰翔新村的人,会对小区的绿化留下不一样的印象:随处一小块小绿地上,这里一株茶花,那里一朵月季,旁边又栽着一株枇杷树……它们虽然没有那么整齐划一,却有着一种经过精心料理下的原生态的美。

  这些绿化都是住在小区的居民们个人认领,亲手DIY的。兰翔社区是个居民高度自治的小区,他们把居民楼分为各个有特色的“网格”,社区的第六网格生态楼包括54幢至59幢在内的6幢房子,以花木爱好者为带头人,认养绿地,种上花木美化环境的同时负责该片区域的环境卫生工作,为社区建设献上自己的力量。

  到目前为止,社区第六网格生态楼内被领养的绿地已有20处。

  第一个倡导小区绿地DIY的是王老伯,在他的带领下,认领家门口绿地的居民越来越多了

  兰翔新村54幢的最东头,有一片六七十平方米的绿地,几位居民坐在它对面的小石椅上向我们推荐:“这里一年四季都有看头,可美了!”他们讲这些时,侍弄这些花草的主人王学安正坐在自己门口,搬出一张小方凳当茶几,一杯今春的新茶在他面前氤氲,“我就两个爱好,一个种花,一个喝茶!”王学安的家就在这幢楼的101室,紧挨着小花园,从2005年退休后,老先生就一心扑在了花草上。他是整个兰翔社区第一位认养绿地的居民,是这项活动的倡导者和示范者。“种花种草乐趣多多,我自己欣赏着高兴,别人来欣赏我也高兴!”老王说。

  王学安料理的这个花园真是一年四季都有看头。现在这个季节,满园的月季正芬芳,绣球花也是一大朵一大朵地开,火棘、天竺缀则缀满淡色小花。那几棵高至二三层楼的枣树已经开花,连四五楼的住户家中都闻得到香气。

  到了秋天,十多个品种的菊花开得正好。这个时候,居民们除了来赏花,还有来“认花”的。他们的方式很有意思,看中什么花,就用绳子在花脖子上打个结,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绳子,或用不同的打结方式。“到了来年春天,我育苗分苗的时候 ,他们就按照自己的记号来领苗,搬回自己的院子里种。”老王说。

  老王还记得十多年前刚搬进小区时,这块小园堆了很多杂石与乱草,即便他花了很大工夫整理,再慢慢种上花草,随意踩踏,高空抛物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现在则完全不同了,时间一久,居民们看着他在这园子里所花的心血,享受着良好环境带来的身心愉悦,也都自觉爱护起这里的一草一木。并且受此启发,很多家住一楼、家门口也有一片小园的居民,开始动手负责起房前屋后的绿化。第六网格生态楼内被领养的绿地已有20处。

  种花对蒋大妈来说既是陶冶情操,也是锻炼身体,看到自己种的花,就啥病都没有了

  同样住在兰翔新村54幢一楼的蒋万琼就是王学安的“徒弟”。蒋大妈身体不太好,糖尿病、高血压,种花对她来说既是陶冶情操,也是锻炼身体。

  蒋大妈家的这片小院子正对着屋后,经过两三个月清理,从去年4月正式开始栽花种草。菊花苗是老王送的,绣球花苗是另一位喜欢种植的傅师傅给的,另外缺的,蒋大妈再去花鸟市场选购。如今,她每天在厨房做饭时,只要稍稍抬头,就能望见满园的芬芳。蒋大妈说:“看到我的花,就啥病都没有了!” 在她的带动下,老伴儿和三岁的小孙子也成了“护花使者”,松土、施肥的体力活儿,都由老伴儿来做,小孙子呢,帮忙捡碎石、拔草,看到有邻居来赏花,会奶声奶气地告诉他们:“只能看看,不能乱摘哦!”

  延伸阅读

  兰翔社区的网络化管理

  兰翔社区的网络化管理是将社区分为8个网格,根据每个网格的特点为其量身打造网格特色,在网格内充分实现居民自治。比如第二网格志愿楼,就以社区治安义务巡逻志愿者为带头人,每天坚持早中晚巡逻;第四网格环保楼,以社区老科协骨干为带头人,张贴环保展牌,推广环保电器,让居民在“润物细无声”中培育绿色生态理念;第八网格文化楼,以文艺骨干为带头人,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